天公作美,半夜來了一場陣雨。
翌日早晨天氣涼爽,全然感覺不到暑意,山里的泥土還帶著潮shi水分。
竹林當中,錯落有致的放著數十個稻草蒲團。徐家的下人,以及寺院的小僧,不斷搬來筆墨紙硯等物品,還在竹林里搭建泥灶,煮山泉而備茶具。
文人們三三兩兩走進竹林,盤膝坐在蒲團上,就連中庸法師也被邀請來參加文會。
于佩琛拿著鋼筆和速記本,就近坐在周赫煊身邊,她要負責記錄今天文會的內容。當然,這個工作也由《大公報》記者進行——人太多,一個記錄員顯然忙不過來。
阮玲玉也來了,面對眾多的文化學者,這位大明星深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她甚至都不敢坐在圈內,而是跟張兆和、張幼儀等家屬一起,遠遠地坐在最外邊圍觀。
所有人當中,就數周赫煊和胡適威望最高,他們自然是坐在最里頭的。等人到齊,周赫煊笑道:“適之兄,你來主持吧。”
“你才是當世文壇領袖,我就不僭越了。”胡適謙虛道。
蘇雪林以前是徐志摩的迷妹,現在又迷上了周赫煊,她笑著附和道:“周先生,你就不用推辭了,今天的文會肯定是由你來主持。”
林徽因亦笑道:“明誠眾望所歸,還請不要推辭。”
凌淑華與林徽因勢同水火,專門唱反調:“我覺得吧,既然這次文會是因志摩而起,不如就讓志摩來主……”
“咳,”陳西瀅連忙打斷妻子的發言,說道,“周先生請吧。”
凌淑華低聲埋怨說:“你干什么啊?”
陳西瀅責備道:“大家都說讓周赫煊主持文會,偏偏你一個人反對,你是要讓大家都不愉快嗎?”
“哼!”凌淑華冷哼一聲,不再說話。她只是看不慣林徽因而已,林徽因贊成的她就要反對,并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想法。
張嘉鑄不耐煩道:“明誠兄,你快開始吧。太陽已經升得老高,再啰嗦下去,又要熱死人了。”
眾人紛紛附和,讓周赫煊快點宣布文會開始。
周赫煊只能從善如流,他說:“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在座諸位,都是鼎鼎有名的文化藝術界人士,咱們就先來聊聊文學創作。今年中國文壇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新文體‘速寫體’的流行,我們就圍繞著‘速寫體’開始談。大家暢所欲言!”
(注:速寫體,是一種篇幅短小、文筆簡練,扼要描寫生活中有意義的事物或人物的文體。它跟傳統文學的區別不在于篇幅,而是在于著眼于“現在”,省略“過去”和“未來”,具有強烈的沖擊感和生動性。)
胡適緊跟著說:“我對‘速寫體’還是比較了解的,五四運動期間就出現了。那個時候的‘速寫體’小說,還沒有發展得像今天這樣完善,大部分恐怕只能算散文和隨筆,主要出自于剛剛踏進文壇的小青年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