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后。
費雯麗站在陽臺上,看著遠遠駛來的轎車,非常不高興地說:“他怎么又來了?”
“哈哈,可能是閑得無聊吧。”周赫煊忍不住笑道。
自從那天相談甚歡以后,丘吉爾幾乎每日都要跑來找周赫煊,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弄得費雯麗都已經吃醋了。
兩人聊天的內容,并不僅限于未來戰爭,更多的是文學藝術和歷史話題。
丘吉爾是個狂熱的科幻愛好者,非常崇拜英國科幻作家hg威爾斯,并多次在演講當中“抄襲”威爾斯小說的名句。他去年給威爾斯寫信開玩笑,說自己已經讀完了威爾斯的所有作品,如果以此作為考試內容,他肯定能拿到優等成績。
丘吉爾不僅愛看科幻小說,他前段時間還自己寫了一篇,題目叫《五十年后》,預言50年后的人類不愁吃穿。他認為人工合成食品將取得空前成功,比如人們想吃雞xiong肉或者雞翅,直接在試管里培植雞xiong或者雞翅部位就可以,根本不用荒唐的飼養整只雞。
丘吉爾對《泰坦尼克號》中的科幻內容非常感興趣,最近兩天他完全不提什么德國納粹,只拉著周赫煊討論人類未來社會。
“嗨,周,我又來了,”丘吉爾自來熟的進入客廳,還取下帽子跟費雯麗打招呼,“瑪麗,早上好!”
費雯麗雖然對丘吉爾極為不滿,但還是微笑著說:“早上好,丘吉爾先生。”
周赫煊笑道:“請坐。”
丘吉爾跟朋友見面的習慣性動作,就是掏出一支雪茄扔過去,然后拿出火柴自顧自的點燃。他舒爽的吐出一口煙霧,抱怨著糟糕的天氣:“今天可能又要下雨,真希望倫敦天天都晴朗。”
周赫煊說:“你可以讓科學家制造一種機器,按照人類的意愿控制氣象。”
“不錯的想法,”丘吉爾點頭贊同,“不過我對你提出的機器人設想更感興趣。如果科技發展到那種程度,打仗都不需要人了,直接派機器人打仗就行。”
周赫煊道:“或許在幾十年后,地球上不再出現大的戰爭。人類發明了一種終極炸彈,一顆炸彈就能炸毀整個倫敦,于是掌握著這種炸彈的國家,只能互相忌憚著保持克制。因為一旦開戰,就是同歸于盡的下場。”
“哈哈,周,你總是有無數的奇思妙想,”丘吉爾樂道,“如果你改行做科幻小說家,我一定支持你的每一部作品。”
“如你所愿,我改行了。”周赫煊遞過去一疊小說稿件。
丘吉爾驚訝道:“你什么創作的?”
周赫煊道:“昨天和前天,寫了兩個晚上,這只是小說的開頭。”
“我先讀一讀。”丘吉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