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餐廳中。
帶著靜電偽裝面紗的羅杰和塞琳娜為即將到來的“顧客”準備午餐。
雖說是顧客,但大部分都是不會給錢的顧客。
因為是慈善餐廳,所以來餐廳中吃飯的人,基本上都沒有什么錢。
羅杰也不指望這家餐廳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收入。
之所以開了這樣一家餐廳,只是為了給自己找點事情做,順便讓塞琳娜獻一下愛心而已。
塞琳娜一直都有著慈善捐款的習慣,她賺來的大部分錢都被她捐給了慈善機構。
羅杰雖然有著足夠的資產供塞琳娜消耗,但他并不是很支持塞琳娜的捐款舉動。
怎么說呢。
塞琳娜的想法是好的,心意也是真的,但哥譚這個城市,它跟其他城市不太一樣。
羅杰不否認,塞琳娜選擇的慈善機構都是一些口碑比較好,是在實實在在做事的慈善機構。
但在哥譚這個城市里面,再好的行為,也多多少少會跟一些讓人惡心的事情扯上關系。
比說說貪污腐敗,中飽私囊之類的。
所以,羅杰對此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與其將錢捐給那些慈善機構,還不如自己來做這些事情。
而且塞琳娜本身也是個“無業游民”,她有著充足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情。
經過一番交流后,塞琳娜認可了羅杰的看法。
于是,這家慈善餐廳就誕生了。
塞琳娜雖然是餐廳名義上的負責人,但在這里,就算是“老板”的羅杰,也免不了親自動手為顧客服務。
不過好在,所謂的服務也就是將準備好的食物遞給顧客,不需要自己像個服務員一樣走來走去。
不然的話,羅杰還真沒有多少耐心留在這里干活。
他的確是來體驗生活的,但體驗生活并不意味著他就要將自己弄得跟個真正的打工人一樣。
隨著午市的到來,餐廳中的顧客越來越多。
經過前幾天的計算,餐廳每天都需要為幾千名顧客提供食物。
要不是身體力行的開了一家慈善餐廳,別說是羅杰這個外鄉人,就算是在哥譚中長大的塞琳娜,都還是第一次發現,原來哥譚中真的有著那么多吃不起飯的人。
發現這個情況后,塞琳娜開始懷疑起了哥譚這個城市是否有著存在的意義。
如果連城市里的居民連飯都吃不飽,那這個城市還算是一個城市嗎。
對于她的這個問題,羅杰只能無奈的聳了聳肩。
羅杰現在就像是一個機器人一樣,將準備的食物,遞給面前的顧客。
然后,收獲到顧客一個善意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