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心痛與遺憾交織,再次讓陳米玥的眼眶含淚,襯得那雙翦水秋瞳愈發清澈動人。
她繼續翻閱著那本承載著丈夫內心世界的冊子,指尖拂過紙張,仿佛能觸碰到他未宣之于口的溫度。
接著,她發現幾乎每一頁的邊緣,都藏著小小的鉛筆素描,無一例外,主角都是她。
窗邊備課時的沉靜側影;修理那臺老式收音機時,微微蹙起的眉,還有教孩子們唱歌時,發絲隨著旋律輕盈飛揚的瞬間……
她的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溫柔的弧度,仿佛冰封的心湖被投入了一顆暖石,漾開圈圈漣漪。
前世,她與他相識太短,離別太快,他像一陣疾風掠過她的生命。而這本冊子,卻像一扇緩緩開啟的窗,讓她窺見了他深藏的另一面。那個在鐵血剛毅之下,藏著如此細膩、浪漫的靈魂。
在一頁標注著風的影響旁,一行小字印入眼簾。
“井邊打水,她的辮梢被風揚起,那弧度是三級風。”
這哪里是記錄風?分明是將風中的她,刻進了骨子里。
再次翻開一頁,上面寫著:“我在戰場上,如何看這世界。”
里面并非只有刻板的訓練條目,更多是周毅在硝煙間隙寫下的觀察與心得。他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著子彈如何在風中偏移,槍管如何在持續轟鳴后變得滾燙而影響精度……那些冰冷的物理規則,被他賦予了生命的呼吸。
陳米玥很快被深深吸引。雖然只是高中學歷,但她心思玲瓏,數學底子也好,加上周毅的筆記寫得如同與她低聲絮語般清晰,她竟能理解其中的脈絡。
目測距離法:她起身走到窗前,好奇地嘗試手冊里的“拇指測距法”。纖細的手臂伸直,拇指豎起,閉上左眼,用右眼仔細比對對面的屋頂。
“閉左眼,伸直手臂,拇指對準目標……”
她低聲復述著。試了幾次,估算的結果竟與實際相差無幾,一抹帶著小小成就感的笑意,在她唇邊悄然綻放。
風的影響: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院子,晾曬的白色床單被風吹拂,有節奏地起伏。她想起周毅關于三級風偏移的記錄,又看看手中的冊子,心中默默推演著那無形的力量如何改變子彈的軌跡。風拂過她的發絲,也仿佛拂過了紙上他留下的字跡。
機械原理:冊子里用簡單的線條勾勒著槍械內部的模樣。她隨手拿起一枚發卡,指尖靈巧地模仿著其中撞針的運動。
突然,她明白了周毅那句“保養不到位,擊針易卡”的含義。
接著她看到一幅54式手槍的擊發簡圖,旁邊有趣的標注:“擊針簧疲軟會啞火,跟縫紉機跳線一個理:都是彈簧‘偷懶’頂不到位。”
這讓她想起前世雜志上看過,蝴蝶牌縫紉機的梭芯機構,原理竟真有些異曲同工。這些冰冷的機械知識,因他的比喻和她此刻的頓悟,變得生動而有趣。
指尖翻過一頁,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幅少年側臉的素描,是周子駿。下面,是周毅力透紙背的字跡:“臭小子,都這么大了,還總讓哥給你收拾爛攤子!但哥沒真煩你。雛鷹翅膀撲騰得越狠,將來才飛得越高。你總會懂事的。哥想告訴你:你從來不是累贅,你是我的退路。”
陳米玥輕輕嘆息。看來他從未真正責怪過那個總惹麻煩的弟弟,那份嚴厲背后,是深沉的包容與期待。這份心意,周子駿怕是再也無法知曉了。
陳米玥捧著那本冊子看得入迷,直到窗外的日頭爬到了正中央,才驚覺已是晌午。她此刻突然明白,周毅寫的那句他眼中的戰場世界到底是什么。是每個數字計算的精準體現,是冰冷機械下的熱血家國情懷……
通過這本冊子,她對周毅有了新的認識。是前世不曾去了解不曾如此深刻體會的鐵漢柔情。
突然她的心顫動了一下,她莫名感知到有個熟悉又陌生的心跳在微弱的起伏著,那忽遠忽近的頻率,撥動著她的心尖,讓她的呼吸都重了些……
她小心翼翼地將冊子收好,將這種奇怪的感覺封存,匆匆扒了幾口冷飯,便出了門。
……
而此時在遠方的醫院里,慘白的燈光下,濃重的消毒水氣味彌漫著。
病床上的男人依舊昏迷,各種儀器發出規律的滴答聲。他纏滿繃帶的身體幾乎沒有起伏,只有極其微弱的心跳在監護儀屏幕上勾勒出生命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