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真?”
祖大壽鄭重點頭。
孫承宗深吸幾口氣,平復自己的心情,而后對袁文弼說:“文弼,若建虜對我軍搶筑大凌河城無動于衷呢?”
袁文弼笑著搖頭,肯定地說:“不會的,建虜這十多年間,對明軍勝多敗少,如今只有關寧軍是他們的心腹大患,我相信皇太極不會放任關寧軍做大。
再說大凌河城以北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且距奉天城只有四百余里,倘若我關寧軍一旦壯大,便會出大凌河一路推至奉天城下。”
孫承宗聞言點了點頭,撫須笑道:“文弼果真大才,三言兩語便說出了,我之所以同意陛下出兵大凌河的想法?!?/p>
“此戰乃是關乎大明命運的決戰,萬不可大意,兵法有云:以正和,以奇勝!
下官斗膽求孫督師,萬不可將關寧軍主力,投入到搶筑大凌河城的行動之中?!?/p>
孫承宗聽袁文弼情真意切地再三懇求,心中原本的想法有了些許動搖。
“賢侄所言也有道理,伯父再考慮一二。東江軍務也極為重要,你還是快些回安東,日后東江軍和關寧軍形成夾擊之勢,一起平定建虜?!?/p>
袁文弼依舊憂心忡忡,他也知道僅憑自己的三言兩語,根本無法說服成名已久的孫承宗。他只希望他的到來,能讓關寧軍少損失一些。畢竟他所知的歷史,關寧軍主力在大凌河一戰盡失,從此大明便失去了最后可與后金野戰的實力!
“既然如此下官這便返回安東?!?/p>
說完,袁文弼向孫承宗躬身一揖,而后轉身就走。
祖大壽歉意地向孫承宗行禮,趕忙追了上去,出了孫承宗居所后,祖大壽開口道,“文弼,孫督師天縱之才,想來必會理解你的想法。”
“唉,說句有私心的話,我既然是秀容的夫君,那么祖家便是我的家人,我不想祖家實力在此大戰中損耗嚴重”袁文弼嘆了口氣,低聲說。
祖大壽聞言,眼睛一轉,已然明白了自己女婿的想法,笑著說:“那是自然,如今只有自己手里有兵、有糧、有地盤說話才硬氣。”
袁文弼點了點頭,“岳父大人,我與秀容暫住一晚,明天一早我們便返回安東,記住我說的話,萬不可親自帶兵去大凌河。”
祖大壽鄭重地點頭答應。
正在袁文弼乘船返回安東城之時,遼東盛京奉天城,后金皇宮,大議政殿中。
后金皇帝皇太極,面色有些難看,對殿中的八旗貴胄,冷聲說:“去年冬天,寬甸整個甲喇被明軍全滅,百姓被掠走數萬。如今和碩貝勒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為雪前恥,出兵遼陽直奔金州的旅順城。
昨天有錦州城內的密諜傳來緊急軍情,聽說關寧軍主力有調動跡象,似乎要進兵大凌河。你們說說和碩貝勒不在,就下來我們該當如何?”
正在此時,一位二十歲上下,身姿挺拔,神情堅毅的男子,分開眾人,單膝跪地向皇太極恭敬行禮,“皇兄,臣弟以為,明軍若是攻占大凌河,于我大金大為不利!需要及時派兵阻止?!?/p>
“多爾袞,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多爾袞高聲道:“明軍擅守城,我八旗甲兵卻不善攻城,我以為應當放明軍至大凌河,趁其修筑城寨之時,派出我八旗鐵騎,將其包圍,明軍注重火炮火銃等火器,行軍速度很慢,想來必然無法突圍。
我們只需在野外擊敗大明的援軍即可,待到大凌河的明軍糧食斷絕,必會投降!”
皇太極聞言面色緩和了許多,贊許地說:“十四弟聰明絕倫,就依照他所言而行。”
多爾袞聞言喜不自勝,高聲道:“謝皇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