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隱耐心地勸說著,路明山心里也明白這些道理。
只是他一把年紀了,若要尋個年輕的,怕是都能當人家爹了。若尋個年紀相仿的,合適的人選又實在難尋。
他無奈地笑了笑,擺擺手:“行了,舅父知道了,不過這事兒啊,急不來,隨緣吧。”
明白路明山是在敷衍自己,姜隱也不再多言,心里卻打定了主意,待回去后定要尋個可靠的媒婆,好好在京都替舅父物色一番。
她就不信了,這偌大的京城,還找不出來一個合適做她舅母的女子。
目光流轉間,姜隱的視線落在鋪子里那個忙碌的身影上。
那便是余佑瑤提過的,路明山招來的婦人。瞧著約莫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做事勤快,手腳麻利,招呼客人更是周到,姜隱有些意外,舅父隨手找來的人,竟也這般能干。
在“馬路記”稍坐片刻,姜隱便起身前往朱雀街的另一間鋪面。
那鋪子的租期剛滿,原先是做布料生意的。
姜隱盤算著收回來正好,干脆改頭換面,再開一家專做外售的點心鋪子,用上些精美的包裝,想來生意應該不會太差。
到了鋪子,只見一樓面積頗為寬敞。大的格局無需大動,只需將柜臺擺設稍作調整便可,估摸著不用幾日就能收拾妥當。
站在鋪子門口,她等著身后的芳云鎖門,心里琢磨著得去沈家的鋪子淘置些包裝的盒子器物,趁著眼下精力尚可,趕緊把這鋪子開起來才是正事。
“讓開,快讓開!”
正思忖間,一陣粗聲吆喝傳來。
姜隱循聲望去,只見一隊士兵打扮的人,正押解著五個男人快步走來。
那五人皆被鐵鏈鎖住了手腳,還用一根粗麻繩將五人串聯在一起,如同拴在一根藤上的螞蚱。
芳云鎖好門,回身見她怔怔地望著前方,不由順著她的視線看去,見狀低聲問道:“少夫人,這是出什么事了?”
那一行人走到姜隱近前,又緩緩走了過去,沉重的腳鐐拖在地上發出刺耳的摩擦聲,人影漸漸遠去。
“看樣子,是押解犯人。”姜隱輕聲道,隨即像是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語般低喃,“興許……這幾人便是林章平在青州的爪牙吧。”
后來,她向余佑安求證,果然印證了自己的猜想,那幾人正是從青州押解回來的要犯。
如今人證、物證俱全,她倒要看看這一回,林章平還能如何為自己開脫。
只用了十來日,姜隱的糕點鋪子便已修整一新。
她從沈家購得了一批設計雅致的食盒,眼下萬事俱備,只待敲定最終要售賣的點心種類。
這幾日,姜隱的心思全撲在如何制作一款半自動的打蛋器上。
她想做奶油蛋糕,可若全憑手工打發蛋清,那能把人的胳膊累斷了。
所幸那天陪宣哥兒玩耍時,她看到庭院里的水車,腦海中靈光乍現,忽生奇想,何不利用水車的原理,造個半自動的打蛋機?
她粗略畫了個圖樣,找來手藝精湛的木匠,用木頭打制了一個縮小版的水車輪盤。
輪盤邊緣嵌了四五個用細鐵絲彎成的類似打蛋器的鉤狀工具,微微向下彎曲。
輪盤的另一側,還特意加裝了一個手搖的手柄。這樣,即使水車的原理行不通,還能靠手搖來打發,同時有這么多“打蛋爪”在運轉,效率總歸能快上許多。
一試之下,效果竟出奇的好,當天,姜隱便在小廚房里用雞蛋、糖和面粉,成功制出了幾塊奶油蛋糕。這新奇的點心,著實讓崔太夫人她們驚訝贊嘆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