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張老漢就提著馬燈來到了自家地頭。老人佝僂著腰,布滿老繭的手指微微發抖——昨天種下的麥種,是他親手從趙興邦那里領回來的。雖然那些種子看起來飽滿圓潤,可畢竟是陳年老種改良的,他心里還是沒底。
”老張頭,這么早啊?”隔壁地的王嬸挎著竹籃走來,籃子里裝著剛摘的青菜。
張老漢沒答話,他的目光死死盯著眼前的土地。借著馬燈昏黃的光線,濕潤的泥土表面似乎有些異樣。他蹲下身,手指輕輕撥開一層薄土——
”發芽了!”老人突然喊了一嗓子,聲音嘶啞得像是被砂紙磨過。
王嬸嚇了一跳,手里的籃子差點掉在地上:“啥?”
”芽!出芽了!”張老漢激動得胡子直顫,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抔土。嫩綠的麥芽剛剛破土,兩片細小的子葉上還沾著晶瑩的露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王嬸一個箭步沖過來,差點踩到自家的菜畦:“我看看!”她湊近一看,倒吸一口涼氣,”老天爺,這才一天啊!”
兩人手忙腳亂地檢查其他地塊,發現幾乎每處都有嫩芽破土而出。更驚人的是,這些芽苗格外壯實,比往年見過的都要粗壯翠綠。
”神了真是神了”張老漢喃喃自語,突然撒腿就往村里跑,”我去告訴興邦!”
王嬸愣了片刻,也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出芽了!種子出芽了!”
清晨的寧靜被徹底打破。隨著兩人的呼喊,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出家門,涌向各自的田地。驚呼聲此起彼伏:
”我家的也出了!”
”豆子都冒頭了!”
”這玉米芽咋這么粗?”
不到半小時,全村人都聚集在了趙興邦家門口。張老漢帶頭敲響了院門,手里還捧著那把帶著嫩芽的泥土。
趙興邦披著衣服出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幾十個村民擠在院子里,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興奮和不可思議。張老漢顫巍巍地把那捧土遞到他面前:“興邦,你看!出芽了!”
嫩綠的芽苗在晨光中微微顫動,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趙興邦輕輕摸了摸那兩片子葉,嘴角微微上揚:“嗯,長得不錯。”
”豈止不錯!”王嬸扯著大嗓門,”我種了一輩子地,從沒見過一天就發芽的!你那催芽技術神了!”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附和,有人甚至提議要給趙興邦立塊功德碑。兩條大黃狗被吵醒了,不滿地吠叫起來,但很快就被興奮的人群忽略了。
”大家別急,”趙興邦抬手示意安靜,”這批種子經過特殊處理,生長速度會快一些。接下來按我昨天說的方法管理,收成不會差。”
”何止不差!”李麻子破天荒地沒唱反調,擠到最前面,”看這芽勢,畝產起碼翻番!”
歡笑聲中,沒人注意到村口停了一輛陌生的自行車。一個戴草帽的瘦小男子正鬼鬼祟祟地往田里張望,看到那些破土而出的嫩芽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慌慌張張地騎上車子,一溜煙往縣城方向去了。
縣農業局辦公室里,馬副主任正在聽下屬匯報工作。他心情不錯,手里把玩著一支鋼筆,時不時在文件上簽個字——自從趙家村種下那批劣質種子后,他就等著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