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永寧宮。
太后剛出佛堂,就瞧見了奉帝。
“皇帝怎的有空來我這永寧宮了?”
“母后這說的什么話……”
奉帝無奈一笑。
主動上前攙扶著太后。
“秋收基本都已結束?!?/p>
“長安各縣再次增產?!?/p>
“其余郡表現也都不錯。”
“小寧還真是厲害啊……”
奉帝是邊走邊聊。
這回農業豐收,全靠寧闕。他以涇陽為試點,搞出來個漚肥法。加上還有曲轅犁和耬車等新式農器,讓各地都得到增產。涇陽縣令將當地心得全都記錄下來,而后上呈給戶部。經戶部核驗后,便推行至大奉各個郡縣。
“你知道他的本事,還讓他東征?!?/p>
“你看看,現在皇宮多寂靜。”
“本宮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這也不能怪我啊……”奉帝是欲哭無淚,“您老也可想想,小寧兒終究是寧王。歷代寧王都需要有戰功傍身,未來更要統領大奉軍隊?!?/p>
“他在文政上更強?!?/p>
“對,所以我讓他去臨淄了……”
奉帝面露無奈。
他知道太后的想法。
要怪就只能怪寧闕太出色了!
他在文事上的造詣更高!
甚至是超越他的武功!
可寧王又需要有戰功傍身……
如果有的選,奉帝也不想把寧闕派出去。大奉其實不缺武將,顧淵、馮杰、蒙家……這些都是軍中的少壯派。還有不少老將,也都可以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