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于前面耽擱太久。
奉帝后續也是加快了腳步。
先按例游覽稷下學宮,還在桃林參與辯論。由冷謙親自主持,卜算子作為顧問,議題就是分封和郡縣孰優孰劣。
雙方激情爭辯,皆是引經據典。最開始還算有來有回,可逐漸就被郡縣所徹底代替。大奉自立國起,分封已有數百年,四大異姓王幾乎占了半壁江山。田姓篡齊,楚王叛變,晉王叛國……類似的事發生太多了。
很明顯,異姓王就是大奉的不安分因素。如果能吞并他們疆土,大奉將會成為古往今來都未有的超級大國!
當然,反對聲也是有的。
在他們看來奉帝權利需要制約。
異姓王就能起到這用處。
并且逼迫奉帝重視民生!
若是百姓過得不好,起碼還能流竄至異姓王處混口飯吃。
雙方是互不相讓,你來我往。就算當著奉帝的面,他們也不害怕。一個個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演變到后來直接是要拔劍對砍。
千萬別誤會,他們真是讀書人。純粹是大奉素來尚武,要是連劍都不會用,誰會聽你講道理?
所謂六藝,其實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這里面的射就是射箭,御就是御車,豈會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好在冷謙及時出面,勸住了他們。雙方各有看法很正常,有時無需爭論出個對錯。時代不同,所推行的政令也會改變。立國之初,需要異姓王守邊。如今大奉疆土成倍增加,像魯王已無守邊的可能。如此,異姓王反而成了拖累。
對于他們的爭論,田仲勛臉色相當難看。他當初也曾是稷下學宮的座上賓,并且多次到訪。這回以分封和郡縣為題,明擺著就是投名狀。
堅持分封的,以后恐怕都難受到重用。本來如神機閣中立的稷下學宮,很可能會步六藝書院的后塵!
“這群見風使舵的墻頭草!”
田仲勛憤然一掌劈在桌上。
顧淵則是站在旁邊,不發一言。
門外都有親衛看守。
冰鑒散發出絲絲涼意。
田仲勛轉過身來。
死死注視著顧淵。
“你也都聽到了吧?”
“這就是有意為之!”
“奉帝已經亮出了他的獠牙!”
“就是想要削我們的王權!”
“他不讓我們活,他也別想好過!”
田仲勛惡狠狠地咆哮著。
他混跡多年,還是頭次看走眼。
當初老寧王戰死,他帶兵進了長安。那時奉帝在他面前裝出副惶恐的模樣,還質問他想要做什么。聽說他是擔心寧王死后發生兵變,奉帝才松了口氣。還說大奉不僅僅只有寧王,還有異姓王這等國之柱石,未來還要靠他們挑起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