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公打開門,林菀一看就知道這房子經常打掃,當然跟海市的洋房是不能比的,但在這個地方,這套房子明顯已經屬于上乘的。
“這是兩房一廳的結構,廳的左右各一個房間,中間是客廳兼廚房,因為要燒炕,所以把廚房放在客廳比較方便。”
林菀跟在小叔公身后,進門就是一個前院,挺大的,放了些柴禾和農具,還有一架板車,一個竹子做的晾衣架,地上還鋪了小石子。
走入客廳,進門右手邊就是一個大灶臺,灶臺上還煮著一大鍋的肉,飄出的白煙帶著肉香味,至于什么肉,林菀聞不出來。
中間是一個四方桌,明顯就是吃飯的地方。
走到底部,搭建另一個簡易的浴室帶茅廁,奶媽還特地打開門看了一眼,里面連味道都沒有,足以見得沒有人用過。
客廳的兩邊都有門,分別通往兩個臥室,一個面積大一些,房間里有一個火炕,還有一個實木的柜子,另外一個面積小些,里面啥都沒有。
“小叔公,我們村里有木匠和盤炕的泥水匠嗎。”
林菀上一世被下放到寒苦之地,當然知道這種地方冬天不盤炕就絕對挨不過去。
當然她也可以跟奶媽同住一個屋子,可她知道奶媽是不愿意的,在奶媽的心里,她是傭人,傭人怎么能跟主人睡一個炕呢。
小叔公點頭,他們林家人是沒有這些本事的,可當年跟著老太爺打江山的那些兄弟的孩子,個個都是能工巧匠,都勤勞著呢。
“有是有,但需要給些工錢。”
林菀笑著答應了,奶媽從口袋里摸出了五十塊錢放在桌子上,不知道這些錢夠不夠。
小叔奶只拿了一張大團結,盤一個炕,做一個柜子,十塊錢足夠了,房子平時都愛護著呢,不需要修整的。
“小叔公,我們林家村現在有多少人。”
小叔公笑了,林家村有三十五戶人家,原本總人口有九十多個人,這次加上林菀和她的奶媽,應該可以湊成一百了。
一百個人,種地收成不好,那只能靠山吃山了,可這里的冬季是漫長的,至少要半年,所以沒有國家兜底,他們的日子還真的是艱難。
林菀基本上知道了林家村村民大概情況,只是她初來乍到,還是得觀望觀望,秉性好的可以培養,白眼狼嘛,一腳踹了就是了。
經過兩世,林菀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一個人單打獨斗是沒有用的,沒有家族的庇護,哪怕是盛世,她也護不住巨大的資產。
當務之急,就是培養自己的勢力,等以后改革開放了,她就能靠著林家的資產再好好搏一把。
林菀和奶媽整理行李之際,小叔奶和小嬸已經將飯菜給端上了桌子,一個是狍子肉湯,一個是腌制的酸菜,還有一個雞蛋炒木耳。
加上一大盤的二合面饅頭,就這三菜一饅頭,已經是小叔公傾盡所有了,當然小嬸也拿了些面粉出來,以表心意。
林菀并不知道這些,拿起一個饅頭吃了起來,饅頭帶著麥香和絲絲的甜味,味道不錯。
狍子肉湯味道有些怪,似乎有股陳年老湯的感覺,應該是狍子肉放久后不新鮮了。
還有自己腌制的酸菜,齁咸齁咸的,林菀吃了一口就不敢再吃第二口,好在雞蛋炒木耳味道不錯,林菀吃了不少。
這一頓飯,三個老的陪著林菀一個小的,吃得也算盡心,飯后小叔奶要洗碗,林菀無論如何都不敢讓她干活。
小叔公年紀不大,是老太爺的老來子,比自家爺爺小了二十歲,只比自家父親大了三歲,今年五十歲,是林家現在輩分最高的人了。
小叔奶作為小叔公的妻子,今年四十九歲,性格溫柔,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她跟小叔公一樣,年少時養尊處優,老了老了卻辛勞起來,但對小叔公可是不離不棄的,林菀對她極其尊重。
林菀搶過小叔奶手里的臟碗,熟練地清洗起來,她的熟練度讓小叔公和小叔奶,甚至奶媽都覺得驚訝。
小叔公眼神微閃,想知道林菀有沒有從林家帶出些什么值錢的東西,實在是他真的沒有能力再養林菀和她的奶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