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城,一路上心中思緒翻涌。他深知,此次回京,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更為兇險的風暴。蕭逸既然想置他于死地,必定會在城中布下重重陷阱。而婉兒帶著《大月氏密約》,不知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是將密約呈給蕭逸以表忠心,還是另有所圖,與其他勢力勾結?
剛至城門口,蘇牧便察覺到異樣。往日守衛森嚴的城門,今日竟只有寥寥幾個士兵站崗,且個個神色慌張。蘇牧勒住韁繩,警惕地看著四周。“將軍,情況似乎不太對勁。”副將低聲說道。蘇牧微微點頭,他輕拍馬背,緩緩朝著城門走去。
就在此時,城樓上突然出現一人,竟是李大人。“蘇將軍,別來無恙啊。皇上有請,還請進城一敘。”李大人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眼中卻透著一絲陰冷。蘇牧心中冷笑,這顯然是個陷阱,但他也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進城。
蘇牧剛進城,城門便“轟”的一聲關閉。四周涌出無數士兵,將他和副將團團圍住。“李大人,這是何意?”蘇牧怒目而視。李大人卻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掏出一道圣旨,“蘇牧,你擅自調兵,意圖謀反,陛下有旨,將你即刻拿下。”蘇牧心中明白,這不過是蕭逸給他安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然而,就在士兵們準備動手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眾人轉頭望去,只見婉兒騎著一匹白馬,疾馳而來。“住手!”婉兒高聲喊道。她來到蘇牧身邊,將《大月氏密約》扔給李大人,“李大人,看看這是什么,蘇將軍可是為了這密約才拼死歸來,何來謀反一說?”
李大人接過密約,臉色微變。他心中清楚,這密約一旦公之于眾,朝堂必將大亂。但他又怎會輕易放過蘇牧這個眼中釘。“哼,這密約真假尚未可知,說不定是你們二人合謀偽造的。來人,一并拿下!”
就在局勢僵持不下時,又一隊人馬趕到。為首之人竟是王大人,他身著華麗官服,神色威嚴。“李大人,且慢動手。蘇將軍為大華天朝出生入死,僅憑你一面之詞就定他謀反罪,恐怕不妥吧。”李大人皺眉,“王大人,你這是何意?你不是在天牢嗎,怎么”王大人微微一笑,“李大人,多謝你救我出獄,不過,我可不想當你的替罪羊。”
原來,李大人將王大人救出天牢后,本想讓他頂罪,繼續自己與大月氏的陰謀。但王大人何等聰明,早已察覺到李大人的意圖。他表面順從,暗中卻聯絡了一些忠于朝廷的大臣,準備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
李大人見局勢對自己不利,心中暗自思忖對策。他突然想到,如今朝堂之上,蕭逸對蘇牧心存忌憚,若能借蕭逸之手除掉蘇牧,再設法解決王大人,自己的計劃仍有成功的可能。“王大人,你我都是為了朝廷,不如一同將蘇牧押解至太極殿,讓陛下定奪。”李大人說道。
王大人看了看蘇牧,又看了看李大人,點頭道:“如此也好。”于是,眾人押著蘇牧,朝著太極殿走去。
太極殿內,蕭逸端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他得知蘇牧未死,且已回到長安城,心中又驚又怒。此時,殿外傳來腳步聲,李大人、王大人和婉兒押著蘇牧走進殿內。
“陛下,蘇牧帶到。”李大人說道。蕭逸看著蘇牧,眼中閃過一絲殺意,“蘇牧,你可知罪?”蘇牧昂首挺胸,“陛下,臣何罪之有?臣拼死從鬼哭峽帶回《大月氏密約》,揭露大月氏與內奸勾結的陰謀,卻被李大人污蔑謀反,還請陛下明察。”
蕭逸接過密約,匆匆看了幾眼,臉色愈發難看。他心中明白,這密約若傳出去,必將引發朝堂動蕩,大華天朝可能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但他又不能輕易放過蘇牧,畢竟蘇牧知道太多秘密。
就在蕭逸猶豫不決時,突然有太監來報:“陛下,大月氏使者求見。”蕭逸心中一動,“宣他進來。”
大月氏使者大搖大擺地走進殿內,他看了看蘇牧等人,然后向蕭逸行禮。“陛下,我大月氏聽聞貴國朝堂有人意圖破壞兩國友好關系,特來澄清。”蕭逸冷笑,“使者此言何意?”大月氏使者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陛下請看,這是我國與貴國某位大臣簽訂的合作協議,此人答應將西北三城割讓給我國,以換取榮華富貴。但我國陛下認為,此舉有違兩國邦交,特命我前來告知陛下,并將此人交由陛下處置。”
蕭逸接過文書,看了一眼,臉色大變。文書上的署名竟是李大人。李大人見狀,心中暗叫不好,“陛下,這是大月氏的陰謀,是他們陷害微臣。”但此時,蕭逸又怎會相信他的話。
太極殿內氣氛凝重如鉛,蕭逸怒目圓睜,將那份署名李大人的文書狠狠摔在地上。“李卿,你還有何話說?”
李大人“撲通”一聲跪地,冷汗浸濕了后背。“陛下,這定是大月氏的陰謀,他們妄圖離間我君臣關系!”李大人心中焦急萬分,深知若不能說服蕭逸,自己必將萬劫不復。
大月氏使者冷笑一聲,“陛下,我大月氏向來誠意滿滿,此次前來便是為表真心。我國愿與大華天朝重修舊好,共同對抗那些妄圖破壞兩國和平的勢力。”使者的話語看似誠懇,可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蕭逸沉思片刻,他深知大月氏此舉絕非單純的示好。但當下朝堂動蕩,若能暫時穩住大月氏,或許能為解決內部問題爭取時間。“既然如此,使者且先回驛館休息,朕會仔細斟酌貴國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