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慶國主蕭煜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后,最終決定投降。他深知,繼續抵抗只會讓京城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難,南慶國也將徹底滅亡。
“傳朕旨意,打開城門,向蘇牧投降。”蕭煜無奈地說道。
大臣們聽到這個決定,有的暗自松了一口氣,有的則面露悲色。但此時,已沒有人再反對。
京城城門緩緩打開,蕭煜帶領著大臣們,身著素服,出城向蘇牧投降。
蘇牧看著蕭煜,說道:“蕭煜,你終于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我蘇牧向來說話算話,定會保南慶國百姓平安。”
南慶國京城的百姓們得知朝廷投降的消息后,雖然心中五味雜陳,但也都暗暗慶幸戰爭終于結束了。
蘇牧率軍進入京城,秋毫無犯,安撫百姓,穩定局勢。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沒有為難南慶國的皇室和大臣,只是將南慶國納入了大華的版圖。
隨著南慶國的滅亡,周邊各國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華國的勢力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擴張,成為了這片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而神秘部落也因為與蘇牧的結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蘇牧按照協議,將南慶國邊境的一片肥沃土地劃給了神秘部落,幫助他們在新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神秘部落對蘇牧的守信十分欽佩,與大華國建立了更加友好的關系。
在大華國內部,蘇牧凱旋而歸,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和皇帝的嘉獎。皇帝封蘇牧為鎮國公,賜予他大片封地和財寶,以表彰他為國家立下的赫赫戰功。
然而,蘇牧并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國家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百廢待興,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如今南慶國已滅,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新納入版圖的地區需要好好治理,恢復生產,安撫民心。”蘇牧對皇帝說道。
皇帝點頭道:“蘇愛卿所言極是。此事就交由你負責,朕相信你定能將這些地方治理好。”
蘇牧領命,立刻著手安排。他選派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員,前往原南慶國地區,推行大華國的政策,幫助百姓重建家園,恢復商業和農業生產。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看到大華國的崛起,心中既敬畏又擔憂。一些原本與南慶國交好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與大華國的關系,紛紛派遣使者前來大華國,表達友好之意,希望能與大華國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避免重蹈南慶國的覆轍。
而在這片大陸的其他角落,一些勢力也在暗中觀察著大華國的一舉一動,他們或是嫉妒大華國的強大,或是企圖趁機謀取利益,一場新的風云似乎正在悄然醞釀。蘇牧能否應對這些潛在的危機,帶領大華國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蘇牧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南慶國地區的戰后重建工作中。他首先下令免除當地百姓幾年的賦稅,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恢復生產。同時,組織工匠和勞力,修繕被戰火破壞的房屋、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
在農業方面,蘇牧從大華國其他地區調來了許多有經驗的農官,指導當地農民種植適合本地的農作物,并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還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
“大家放心干,只要努力,過上好日子指日可待。有什么困難,盡管跟官府說。”蘇牧在巡視過程中,不斷鼓勵著百姓。
商業上,他降低了商業稅,吸引各地商人前來貿易,恢復集市和商路。很快,原南慶國地區的經濟開始有了復蘇的跡象,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穩定下來。
然而,表面的平靜下卻隱藏著潛在的威脅。一些原南慶國的殘余勢力不甘心失敗,他們逃到了山林之中,組成了土匪團伙,時不時下山騷擾百姓,搶劫財物,破壞重建工作。
“將軍,這些土匪太猖獗了,我們剛建好的村子又被他們搶了。”一位官員向蘇牧哭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