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成功擊退三國聯軍后,決定乘勝追擊,率領大軍向南慶國腹地推進。一路上,南慶國的一些小城池望風而降,大華軍勢如破竹。
南慶國主蕭煜面對如此局勢,心急如焚。他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此時的朝堂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陛下,如今大華軍來勢洶洶,我們接連失地,該如何是好啊?”一位老臣滿臉憂慮地說道。
蕭煜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后說道:“如今正面抵抗恐怕難以阻擋大華軍的步伐,我們可采用堅壁清野之策,將沿途百姓和物資全部轉移至后方重鎮,讓大華軍得不到補給,同時在險要之地設下埋伏,消耗他們的兵力。”
一位年輕將領站出來說道:“陛下,此計雖好,但讓百姓流離失所,恐怕會引起民憤。而且,大華軍此次有備而來,未必會輕易中計。”
蕭煜無奈地嘆了口氣:“如今也只能如此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大華軍占領我南慶國。至于百姓,待擊退大華軍后,朕自會安撫。”
于是,南慶國開始實施堅壁清野之策,百姓們被迫離開家園,朝著后方轉移。一時間,哭聲震天,怨聲載道。
蘇牧得知南慶國的舉動后,心中明白這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
“沈先生,南慶國采用堅壁清野,我們的補給線拉長,且可能遭遇埋伏,該如何應對?”蘇牧向沈逸風請教。
沈逸風說道:“將軍,我們一方面要加強斥候的探查,提前發現敵軍的埋伏;另一方面,可派遣小股部隊,偽裝成南慶國百姓,混入他們轉移的隊伍,了解他們的部署和物資存放地點。同時,我們可與當地一些不愿撤離的百姓合作,讓他們為我們提供情報,作為回報,我們保護他們的安全。”
蘇牧點頭,立刻按照沈逸風的建議行動。他派出了大量斥候,在大軍前方和側翼進行探查,同時安排了一些身手敏捷、善于偽裝的士兵,混入南慶國百姓的轉移隊伍。而此時,南慶國在險要之地設下了重重埋伏,正等待著大華軍的到來,一場更為殘酷的較量即將展開。
蘇牧率領大軍繼續向南慶國腹地推進,斥候們小心翼翼地在前方探查著路況。然而,南慶國的埋伏十分隱蔽,大華軍還是不小心踏入了一處陷阱。
當大軍行至一條狹窄的峽谷時,突然,兩側山峰上滾下無數巨石,同時,箭如雨下,朝著大華軍射來。
“不好,有埋伏!”蘇牧大喊道,迅速指揮士兵們躲避。
一時間,大華軍陣腳大亂,士兵們紛紛尋找掩體躲避巨石和箭矢。蘇牧看著眼前的危機,心中明白必須盡快突圍。
“弓箭手,反擊!盾牌手,組成盾墻,保護好弟兄們!”蘇牧大聲下令。
大華軍的弓箭手迅速反擊,朝著山上的敵軍射擊。盾牌手們則緊密地組成盾墻,為士兵們提供掩護。
然而,南慶國的埋伏十分周密,巨石和箭矢源源不斷。就在大華軍陷入困境時,蘇牧突然發現峽谷一側有一條隱秘的小路。
“弟兄們,跟我從那邊突圍!”蘇牧指著小路大聲喊道。
士兵們在蘇牧的帶領下,朝著小路沖去。然而,小路狹窄,且敵軍似乎也察覺到了他們的意圖,開始集中火力攻擊小路附近。
“將軍,這條路太窄,敵人火力太猛,沖不出去啊!”一名將領焦急地說道。
蘇牧眉頭緊皺,此時,他看到遠處有一片樹林,心生一計。
“大家聽令,不要慌亂。我們先退回峽谷中間,利用巨石和樹木作為掩體。然后,派人悄悄繞到敵軍后方,點燃樹林,制造混亂,趁亂突圍。”蘇牧說道。
士兵們迅速按照蘇牧的指令行動。一部分士兵退回峽谷中間,利用地形進行防御;另一部分身手敏捷的士兵則悄悄繞到敵軍后方,點燃了樹林。
大火迅速蔓延,山上的敵軍頓時慌亂起來。蘇牧見狀,大喊道:“弟兄們,突圍的時候到了,沖啊!”
大華軍趁著敵軍慌亂,奮力突圍。經過一番激烈的拼殺,終于成功突破了埋伏圈。但此次埋伏讓大華軍損失不小,蘇牧知道,接下來的推進之路將會更加艱難,南慶國必定還會有更多的陷阱和埋伏等著他們。
雖然成功突破了埋伏圈,但蘇牧深知,若不能準確掌握南慶國的埋伏地點和軍事部署,后續推進將困難重重,甚至可能遭遇更大的危機。于是,他更加重視情報收集工作,著重依靠混入南慶國百姓轉移隊伍中的士兵獲取關鍵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