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里,石總聲音透出疑惑:
“老許,你給我交個底,這個351廠,究竟是什么來頭?我怎么以前半點風聲都沒聽到過?”
能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搗鼓出連京城那幾個重點院所都沒啃下來的硬骨頭,這351廠在石總心里的神秘感直接拉滿。
許司令一聽,苦笑解釋:
“石總,您別說您沒聽過,就連我們c軍區,要不是這次小趙廠長找過來,我們都快把這個廠給忘了。”
“它就是大三線建設時期建起來的一個普通兵工廠,負責生產常規裝備,談不上什么技術含量,更不是什么重點科研單位,自然也入不了您這級別領導的法眼。”
“就是因為位置太偏,產品也沒什么競爭力,這些年一直半死不活,廠子都快黃了,檔案最近都準備封存上交,等著被上級單位回收清算了。”
“什么?”石總電話那頭的聲音陡然拔高了幾分:“一個快要倒閉的破落廠子?”
這反差太大了!
一個即將關門大吉的地方,搗鼓出了足以影響國運的神兵利器?
“千真萬確!不光如此…”許司令拋出了更勁爆的消息:
“您知道這107云爆彈是誰研發出來的嗎?主導設計和制造的,是一個被下放過來的技術員!”
“你說……下放的技術員?還是一個人干的?”石總震驚和難以置信交織。
“沒錯,就是一個叫余宏的年輕人,二十歲出頭的樣子,工農兵大學生。”
“他原本是791重工研究所的技術員,因為造成了幾十萬塊的損失,算是很嚴重的錯誤了,就被下放到了鳥不拉屎的351廠。”
許司令特地強調:
“而且,石總您猜他用了多久把這玩意兒搞出來的?”
不等石總猜測,他直接揭曉答案:
“三天!就給了他三天的功夫!就一個人,用廠里那堆破銅爛鐵!”
石總當機立斷:“馬上!把這個余宏的全部資料給我調過來!”
許司令很快安排警衛員,將自己也核對過的余宏精簡個人資料,放到了傳真機上,直接傳給了石總的辦公室。
電話那頭,石總很快收到了這份只有薄薄幾頁的傳真。
a4紙張上,清晰打印著余宏的基本情況:
年齡、學歷、出身、工作履歷、下放原因。
根正苗紅的家庭出身。
在校期間成績優異。
進入791所后的幾個小型創新成果,雖不起眼,但也能看出其天賦。
直到最后那條處分決定,十分醒目:
因重大失誤,導致791研究所項目實驗,材料與設備損失共計三十七萬余元,造成惡劣影響,故予以行政降級處分,下放基層單位反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