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心怡站在門口和那個老頭說話。老頭身邊的一個中年人就差給唐心怡跪下來:“太謝謝了,要不是你關鍵時刻搭救了我爸一把,我爸那天就交代在這兒了。”
這個老頭就是那天喉頭過敏性水腫,堵住氣管差點憋死的那一位。那天唐心怡緊急救治及時,老頭已經出院了。他心心念念地帶著兒子來道謝,順便送來一面錦旗。
方濤明白了事情的由來,站在一旁笑著看唐心怡應付眾人。
在醫院唐心怡也沒有見過這陣勢啊。她極力想要扶住老頭的兒子,但那個中年人非要給她下跪道謝。
唐心怡應付不過來,李煙也沒有經驗。看她們手忙腳亂,方濤走了上來。
唐心怡就像抓住救星一樣,對老頭和中年人說:“這才是診所的老板,你們的恩人在這兒呢!”
她們躲到了方濤的身后,都松了一口氣。方濤一把扶起中年人,又對老頭說:“老先生,醫者父母心,您的心意我們領了。錦旗我們留著,您到屋里說話。”
他把老頭扶進去。門口的圍觀的人們還沒散去,方濤又對周圍擺擺手說道:“鄙人方濤,學的是古中醫,今天在這里開了一間診所,為的就是治病救人。
過幾天就開張,希望到時大家多多幫襯。”
方濤這邊還沒開張已經鬧得這么熱鬧,又是送錦旗又是下跪道謝什么的。這讓自家診所門可羅雀的李醫生有點坐不住了。
這個李醫生奇聞異事不少,沒少鬧笑話,半吊子的醫術給人治個頭疼腦熱什么的還行,真有有點急病,他卻力有不逮了。
可是他又是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非要在人前充醫術高明,幾次把人治聾治成啞。
“高見談不上,不過一樣都是中醫,你這兒非要自我標榜什么古中醫,有點名不屬實吧!”李醫生走上一步,繼續說道。
“華國醫術博大精深,流傳到今天雖然體系完備,但卻遺失了許多東西。
就比如咱們熟知的望聞問切,如今的中醫其實還是以切身把脈為主,望聞問三法成了輔助,殊不知這三門任意一個法都可以單獨撐起來。
望可以知氣血;聞可以察體情;問可以知前情后事。”方濤出口成章,人群里爆發了一陣掌聲,方濤呵呵一笑,這些都是他幾歲的時候每天要背的東西,不過是最淺薄的道理。
“說得好聽,整兩句文縐縐的,誰不會啊!”李醫生仍然在一旁嘲諷。
方濤沒有搭理他,方濤只是借這個機會向附近的居民宣傳一下診所,根本沒有把李醫生的挑釁放在心上。
“過兩天開張后,歡迎大家來坐坐,有病可以瞧病,沒病也能過來搞搞養生。”
方濤又對周圍的居民說道,“大家放心,你們要是沒病,也絕對不給你們瞎開藥。”
人群發出一陣哄笑。李醫生聽在耳朵里卻極為不好受,好像這話是故意嘲諷他似的。他開診所不賣藥,靠什么生活。
只是有時他開了太多不必要的藥,時間長了人們都學了乖,不去他哪里看病了。日子久了,生意越來越不好。
方濤又說了幾句笑話,博得了周圍居民的一陣笑聲。大家頓時都對這個年輕醫生產生了好感。
他遣散了眾人,回到了診所里。只有李醫生還呆在原地,一副又怒又恨的表情。
診所里來感謝唐心怡的父子二人,還帶來了一包現金,無論如何要唐心怡收下。這父子倆都是實誠人,唐心怡有些感動,但錢卻說什么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