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迎接新生報到這個點上,并不只有吳老師。
吳老師只是帶隊老師,負責給新生們講解入學手續(xù)該如何辦理,應該去哪個部門辦哪些手續(xù)的是大二大三的師哥師姐們。
結(jié)果人家連問都沒問高遠的戶口和糧食關(guān)系是否轉(zhuǎn)到學校來,就給他放行了。
一般情況下,選擇將戶口和糧食關(guān)系遷移到學校大戶頭上來的,以外地學生為主。
這年頭兒,有本地糧票和全國糧票的區(qū)分。
本地糧票只能在當?shù)厥褂茫珖Z票才是你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愁飯吃的硬通貨。
因此,同學們只有把戶口和糧食關(guān)系轉(zhuǎn)到學校里來,起碼能兌換成京城本地糧票。
當然,學校也不強求同學們非得轉(zhuǎn)戶口,轉(zhuǎn)糧食關(guān)系,采取自愿原則。
京城這幫土著大多會選擇將戶口和糧食關(guān)系留在戶籍地。
更何況高遠剛轉(zhuǎn)移過一次了,從新開路街道遷回了鋼鐵學院,再轉(zhuǎn)一次就完全沒那個必要了。
更讓高遠開心的是,這年頭上大學不光不用交學費和住宿費,每個月國家還給每一名普通學生補助合計19塊5毛錢的塊錢助學金和副食補貼。
參加工作后考取大學的學生除外。
兩人辦完了手續(xù)。
一個師哥看了看新生登記表,對高遠說道:“高遠同學,你的宿舍在32樓302室,一間宿舍6個人,現(xiàn)在只差你沒到了。”
說完,遞給他一枚校徽。
高遠把校徽接過來,鄭重別在胸口,對師哥說了聲多謝,又道:“我這就去跟室友們認識認識。”
吳老師點著頭,叮囑道:“一定要跟大家搞好團結(jié)啊。”
“沒問題。”高遠搞人際關(guān)系是有一套的,他一點都不擔心跟室友們相處不來,甚至迫不及待想快點見到他們。
“小查,你也先回宿舍安置吧,完了中午咱們在大飯廳見面。”高遠把査建英裝臉盆的兜子系在鋪蓋卷捆繩上,然后笑著說道。
査建英爽快地說好,向高遠擺擺手,推著自行車奔38樓。
32樓是58年建成啟用的灰磚簡易樓,透著一股子歲月的滄桑。
緊鄰著教授住宅大院燕南園。
高遠踢下車撐子,將自行車停好上了鎖,一手拎著鋪蓋卷一手提著帆布包走進宿舍樓,先向宿管大爺出示了入學通知書,得到大爺允許后方才奔三樓而去。
三樓被文學系全部霸占了。
走廊里有不少同學端著臉盆去水房洗衣服,也有同學手拿洗漱用品去洗澡。
高遠暗自觀察著他們,發(fā)現(xiàn)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