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靖含笑回道:“鄉野小民茅草屋,還請經承多擔待。”
說完,他做了個請的動作。
村長也在旁賠著笑臉:“經承里面請。”
宋秀娥和宋翠娥畢竟是年輕媳婦,不好見男客。
因此屋里便由三嬸和劉二牛媳婦幫著添茶倒水。
先喝了一碗茶,才把酒菜擺上來,雖不豪奢卻極為豐盛。
村長給趙靖一個贊許的眼神,對趙經承笑道:“鄉下人飯菜,經承湊合著吃兩口。這是上好的金華酒,也不比經承平日喝的,不過潤潤喉。”
趙經承口里應著,心里卻越發奇了。
因前陣子鬧山賊的事,他倒也知道趙靖這么個人。
那筆被克扣的賞銀,就是他從戶房賬上支給縣丞的。
這種領衙門賞銀的人雖不多,但也不至于罕見。
只是那些得了賞銀的,無一例外,不久就會揮霍一空。
那足以使一戶人家改頭換面的賞銀,通常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是眼前的趙家,準確地說趙靖這個人,顯然是個異類。
席間趙經承見趙靖談吐不俗,便道:“這位郎君也讀過書?”
趙靖笑著回道:“先君在時教過我些。”
趙經承又問姓名,這才想起來,原來是多年前被朝廷流放的官員。
眾人吃完飯,趙經承又說要去核查土地。
劉爭等人知道下面談話很重要,于是都自覺出了屋。
屋里只剩趙經承、趙靖和村長。
村長咧著嘴笑說:“經承,那些都是荒了多年沒人種的荒地,路也不好,馬車過不去,還要步行。那田的畝數,都在地契上了,經承看了就是了,何必辛苦跑一趟。”
趙經承故意板著臉,道:“此乃本官的職責,豈敢大意。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煩請帶路。”
這時村長連連給趙靖使眼色,趙靖忙把準備好的十兩銀子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