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長親自邀請劉美蘭一家,在學校食堂二樓吃飯。
不是大鍋菜,是小炒。
這里的大師傅手藝不錯,劉美蘭不停稱贊:“內陸沒有多少海鮮,現在冷鮮運輸成本太貴。等以后交通發達了,我們沿海的海鮮,也能運送到內陸省份?!?/p>
王校長笑道:“運輸時間長,而且運輸成本高,當地老百姓未必能吃得起。不過我聽一個朋友說,有人在甘省那邊的鹽堿地研究海鮮養殖?!?/p>
梁愛軍疑惑:“校長,您聽錯了吧?有的鹽堿地寸草不生,魚都養不了,怎么能養殖海鮮呢?”
王校長反駁:“我沒聽錯,我那個朋友在鹽堿地里灌水,然后開始分析檢測這些水,發現跟海水相似。既然水一樣,怎么就不能養殖海鮮了?”
劉美蘭眼睛一亮,想到前世在新聞里看到甘省和新省的確養殖出了海鮮,而且還是高檔的、沒有核污染的海鮮。
“小姨夫,有句話叫做滄海桑田?,F在有山的地方或者平地,在以前或許就是海底。我覺得這個內陸鹽堿地進行海鮮養殖大有可為?!?/p>
王校長哈哈大笑:“已經有人開始研究了,我覺得以后說不定就能吃到內陸養殖的海鮮。”
劉美蘭點頭,笑著問:“王校長,能把您這個朋友介紹給我嗎?雖然現在海鮮捕撈是我的主業,但我知道海洋資源有限,我們國家人口眾多,對海鮮的需求很大,因此海鮮養殖會越來越重要。”
“我名下有一家觀賞魚養殖場,為了支持國家的海鮮養殖事業,我準備和當地的漁業研究部門合作,開一家海鮮育苗基地。我能研究海上的海鮮,自然也想涉獵陸上的海鮮養殖?!?/p>
王校長聽到這話,想到好友的研究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笑,缺少資金,進展很慢。如果能夠給老朋友引薦劉美蘭這樣有前瞻性的海鮮養殖負責人,說不定以后不愁經費了。
“行啊,回頭我把他的地址和電話給你,你們慢慢聯系,說不定真的有合作的可能?!?/p>
劉美蘭感謝道:“多謝王校長?!?/p>
在學校里逛了一圈,劉美蘭便告辭了,沒有在學校多逗留。畢竟這里承接很多國家項目,停留時間長可能給學校帶來安保壓力。下午三點半,她們就離開了。
陳嫂子和陳淑媛在食堂吃過晚飯之后,才跟女兒陳淑華告辭離開。
第三天,陳淑華又請了一天假,跟他們一起游玩這邊的景區。晚上在學校門口,陳嫂子摸了摸女兒的頭:“淑華,我知道你有工作,就不打擾你了。我和你妹妹過來一趟,看到你過得好,精神好,我就放心了?!?/p>
陳淑華笑笑:“媽,謝謝你支持我?!?/p>
陳嫂子笑了:“你做的都是正經事情,我雖然需要你,但咱們國家更需要你。你不能回來,我清明燒紙的時候,都跟你爸爸說了,他不會怪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