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爺子聽到這話,笑了笑,“你王爺爺也是這么說的,說我沒文化,取的名字也不好聽!你爸雖然在工作上很不錯,但讀的書也沒有你媽媽多!世文、世武,這些名字真不錯!今晚我就給你哥打電話,把這個名字定下來。”
劉美蘭點頭,“好,晚上咱們一起打電話。大嫂和大哥說了,今年底應該有假期,到時候放假回家來過年。這樣一算,也就七八個月的時間,您就能見到小寶了。”
劉老爺子開心,“到那時候小寶還沒到一歲,是不是太早了?不管是坐飛機,還是坐火車都有點吵!再加上帶這個孩子,應該不方便吧?我可聽說了,現在人販子多。”
劉美蘭笑笑,勸說:“有啥不方便的?坐飛機如果覺得對孩子不太好,他們會坐臥鋪。開車送到火車站,然后三個人帶一個孩子,沒問題的。”
劉老爺子聽到這話,十分開心,“說的也是,好啊,我不能去那么遠的地方,他們能回來也好。哎,人老了,不中用了。如果再年輕幾歲,我就能過去探望了。”
劉美蘭笑了笑,“爺爺,您可別這樣說。其實現在聯系方式更方便了,真的不需要您千里迢迢過去。您啊,安享晚年,就老老實實待在一個地方,每天好吃好睡,就是對我們這些晚輩最大的安慰,我們也最放心。”
“好,我不胡思亂想了。”劉老爺子點了點頭,“對了,小于在那邊還好吧?”
劉美蘭回答:“好,把我大嫂照顧得很好。我二哥一去,就給了五千的紅包。現在帶孩子、還要做飯,我媽還給于大娘漲了五百塊錢的工資,年底獎金也多。另外,我還給于大娘以我們公司的名義買社保,把她差的年數都給補上。不過于大娘說了,補上的錢她出。最后我們達成一致,一人一半。我已經去辦了。有了社保,等到五十五歲,于大娘就有退休金了。”
劉老爺子眼睛一亮,“好,好,以后小于有著落了,不用擔心養老問題。”
突然聽到爺爺這么說,劉美蘭好奇,問:“爺爺,有什么事情啊?”
劉老爺子猶豫,但邊上的張秀芳就沒有顧忌了,“美蘭,是這樣的。昨天于大娘的兒媳婦李紅過來,想替婆婆領工資。”
“啊?”劉美蘭一愣,“領工資?于大娘的工資,輪得到她領?對了,他們不是在島外工作嗎?干嘛又回來了。”
張秀芳回答:“按照李紅的說法,外面工作不好做,而且孩子需要人帶!”
“他們兩口子失業了?”劉美蘭詫異,“與其要領于大娘的工資,他們不提來我們家的船上工作嗎?”
張秀芳哭笑不得,“劉爺爺說了,但李紅說,她不會水,于浩暈船。上船當漁民的錢,他們賺不到。”
“不當漁民,觀賞魚店就算沒有技術,做搬運工也能賺不少錢,他們也不去?”劉美蘭反問。
張秀芳點頭,“我也這么說的,但他們就不去,說力氣不足,干不好。我算是看明白了,他們就是不想賺錢就想有錢花。”
“他們是遇到難處了嗎?”劉美蘭問,真的不希望勤勞的于大娘會有好吃懶做的兒子和兒媳婦。
現在的深城,不說遍地黃金,但也是遍地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