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連續在實驗室里工作了兩天,終于完成了電池系統的封裝。
“我做了一塊電池,你們根據這個電池做臺車出來。”
張成打通了華夏重工之前的江副總電話,不過現在已經是江總了。
因為納米機器人出色的成績,江飛已經是華夏重工新的總裁了。
江飛在接到張成電話之后,展現了最高度的重視。
直接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帶著科研團隊趕往國科大。
江飛當時接手張成的納米機器人項目時,對這種技術懵懵懂懂。
不過他一直堅定地按著張成的規劃走,現在也算是云開日出了。
“張部長,這個電池容量如何?”
很顯然張成掛職三軍裝備部副部長這個事情,對于這些軍工企業來說已經不是秘密了。
“1000度電的電池,效率高了幾倍的太陽能充電系統。”
張成的話很輕松,但是在江飛幾人的耳中猶如炸雷一般。
1000度的電池!
太陽能快充!
那豈不是電控系統搭配好,能行駛一萬公里!
這東西要是發明出來,恐怕燃油車直接就可以扔進垃圾桶了。
“張部長,這個發明也太驚人了吧!”
“這東西要是真的做出來,整個汽車行業就真的進入新能源時代了!”
幾個科研人員一邊圍著電池轉悠,一邊對張成恭維著。
“拿回去設計吧,圖紙先不給你們了,等你們設計好框架之后告訴我。”
“我對車沒什么別的要求,安全、漂亮就夠了。”
張成臉上一副樂呵呵的表情,直接讓他們把電池帶回去研究。
華夏重工幾人也沒有多留。
帶著電池就往華夏重工的生產線趕,準備抓緊對這項工程開始研究。
華夏重工原本就會生產一些重型車輛。
所以生產線還是有的,只不過需要一些改造。
不過這輛車的生成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畢竟從設計到生成,一輛車要涉及的零部件還是相當多的。
張成在送走幾人之后,也難得地輕松了下來。
兩次獎勵的科技已經都實裝了,延伸出來的科技也已經基本結束了。
如果再沒有新的科技獎勵,張成的科研就要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