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慶國接連失地,蕭煜深知局勢危急,若不盡快想出應對之策,南慶國恐將面臨滅頂之災。在這絕境之下,他決定孤注一擲,尋求新的同盟。
蕭煜派遣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和土地割讓的承諾,前往更遠的東遼國求助。東遼國國力強盛,一直對周邊國家的領土有所覬覦。使者向遼國主詳細闡述了南慶國如今的困境以及與南慶國結盟的諸多好處,稱若東遼國出兵相助,擊敗大華后,南慶國愿割讓大片肥沃土地,并年年進貢。
遼國主耶律洪聽后,心中大為心動。他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
“諸位愛卿,南慶國如今向我們求援,許以重利。你們覺得,我們是否應該出兵相助?”耶律洪目光掃視著眾人。
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陛下,大華國勢力日益壯大,若任由其吞并南慶國,日后恐對我東遼國構成威脅。此次與南慶國結盟,既可獲得土地和財富,又能遏制大華的擴張,臣以為可行。”
然而,也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陛下,大華國實力不容小覷,蘇牧更是足智多謀。我們貿然卷入這場戰爭,萬一失利,恐怕會引火燒身。”
耶律洪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決定與南慶國結盟。他任命大將耶律雄為帥,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支援南慶國。
與此同時,蘇牧在攻下臨淵城后,并沒有急于繼續推進。他深知南慶國不會坐以待斃,必定會尋求外援。于是,他一邊安排士兵們休整,穩固臨淵城的防御,一邊加強斥候的探查范圍,密切關注南慶國的動向。
不久后,斥候傳來消息:“將軍,東遼國已與南慶國結盟,派大將耶律雄率領十萬大軍前來。”
蘇牧聽后,面色凝重。他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
“諸位,東遼國出兵,這對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大家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蘇牧說道。
沈逸風皺著眉頭說道:“東遼國人馬眾多,且擅長騎射。我們若正面迎戰,恐怕會陷入苦戰。不如我們利用地形優勢,在東遼國軍隊必經之路設下重重陷阱,消耗他們的兵力,再伺機而動。”
郭敬之也說道:“蘇兄,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派人潛入東遼國內部,散布謠言,擾亂他們的后方,讓他們軍心不穩。”
蘇牧微微點頭,綜合眾人的建議后說道:“沈先生和郭兄所言極是。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我帶領,在東遼國軍隊的必經之路設伏;另一路由鳳璃姑娘帶領鳳棲谷的高手,潛入東遼國內部,制造混亂。同時,我們要繼續穩固臨淵城的防御,防止南慶國趁機偷襲。”
眾人領命而去,各自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東遼大軍。蘇牧深知,這將是一場更為艱難的戰斗,但他決心憑借智慧和勇氣,再次擊退敵人,捍衛大華的榮譽與領土。
在得知東遼國出兵的消息后,蘇牧迅速展開行動。他親自帶領一隊將領,沿著東遼國軍隊可能經過的路線進行勘察,尋找合適的埋伏地點。經過一番仔細探查,他們發現了一處名為落雁坡的地方,此處地勢險要,兩側山峰高聳,中間是一條狹窄的通道,是絕佳的埋伏之所。
蘇牧立即下令,讓士兵們在落雁坡兩側的山峰上隱藏起來,布置強弓硬弩、滾石檑木等防御器械。同時,安排工兵在通道上挖掘陷阱,并用樹枝和泥土進行偽裝。
“弟兄們,這次任務至關重要,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露出絲毫破綻。等東遼軍進入埋伏圈,聽我號令,一舉出擊。”蘇牧對士兵們叮囑道。
而另一邊,鳳璃帶領著鳳棲谷的高手,喬裝打扮后,悄悄潛入東遼國內部。他們一路上小心翼翼,避開東遼國的巡邏隊伍,朝著東遼國的重鎮遼陽城進發。鳳璃打算在遼陽城制造一系列混亂,擾亂東遼國的后方,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此時,東遼國的大將耶律雄正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南慶國趕來。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心中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