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與郭敬之商議好應對之策后,立刻進宮面見太后葉寒秋與幼帝,奏明南境的緊急情況。
在朝堂之上,蘇牧詳細地講述了南境的危機:“太后,陛下,南慶國近日頻繁侵擾我邊境,幾座城池已危在旦夕,百姓生靈涂炭,懇請?zhí)笈c陛下下令,讓臣率兵救援南境。”
太后葉寒秋聽后,眉頭緊鎖,面露擔憂之色:“蘇愛卿,南境之事確實緊急。但如今京城局勢也不容樂觀,若抽調過多兵力前往南境,京城的防衛(wèi)……”
還未等太后說完,宰相林天龍便站了出來:“太后,陛下,蘇將軍所言雖有理,但京城乃我大華天朝的根本,若因救援南境而導致京城防衛(wèi)空虛,恐怕會給一些心懷不軌之人可乘之機。老臣以為,此事需從長計議。”
蘇牧心中明白林天龍的意圖,他這是故意拖延時間,好讓南境局勢更加危急,從而達到打壓自己的目的。
“宰相大人,如今南境百姓正遭受戰(zhàn)火之苦,若不及時救援,恐怕邊境不保。難道宰相大人忍心看著我大華的子民受苦,國土淪陷嗎?”蘇牧毫不客氣地反駁道。
林天龍冷笑一聲:“蘇將軍,老臣自然心系百姓與國土。但凡事都需權衡利弊,京城的安危同樣重要。蘇將軍手握重兵,若此時離開京城,誰又能保證京城的安穩(wěn)呢?”
蘇牧正要再次反駁,此時郭敬之站了出來:“宰相大人此言差矣。蘇將軍此次救援南境,并非抽調全部兵力,而是留下了足夠的兵力拱衛(wèi)京城。并且,末將愿與蘇將軍一同前往南境,定能在解南境之危的同時,確保京城無憂。”
朝堂上的大臣們聽后,開始竊竊私語,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蘇牧出兵救援南境,另一派則擔心京城安危,猶豫不決。
長公主蕭薔薇見狀,也站了出來:“太后,陛下,郭將軍與蘇將軍忠心耿耿,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南境局勢復雜,萬一救援不力,反而損兵折將,那后果不堪設想。依本宮之見,不如先派使者前往南慶國,探探他們的口風,看看能否通過談判解決此事。”
蕭薔薇此言一出,一些膽小怕事的大臣紛紛附和。
蘇牧心中焦急,他深知南慶國此次來勢洶洶,背后又有蕭薔薇與林家的支持,談判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是拖延時間罷了。
“長公主殿下,南慶國此次侵擾我邊境,顯然是有備而來,豈是談判就能解決的。若此時耽擱時間,等南慶國徹底占領了南境的城池,我們再想奪回,恐怕就難上加難了。”蘇牧據理力爭。
太后葉寒秋看著朝堂上爭論不休的眾人,心中也十分糾結。她深知蘇牧的忠心,也明白南境危機的緊迫性,但京城的安穩(wěn)同樣不容忽視。
沉思片刻后,太后說道:“諸位愛卿莫要再爭論了。蘇愛卿,哀家命你即刻率兵救援南境,但京城的防衛(wèi)也不可疏忽。你需留下足夠的兵力,確保京城萬無一失。郭愛卿,你與蘇愛卿一同前往,協(xié)助蘇愛卿解南境之危。”
“臣遵旨!”蘇牧與郭敬之齊聲應道。
林天龍與蕭薔薇心中雖有不甘,但太后已經下旨,他們也只能暫時作罷。然而,他們心中卻暗暗想著,一定要在蘇牧出兵南境的途中,制造更多的麻煩,讓他救援南境的行動困難重重……。
蘇牧與郭敬之領命后,立刻著手準備出征事宜。然而,就在他們緊鑼密鼓籌備之時,各種麻煩卻接踵而至。
蘇牧在軍營中調兵遣將,安排糧草輜重。可就在這時,負責糧草的官員突然來報:“將軍,大事不好!近日采購的糧草中,竟有大半已經發(fā)霉變質,無法使用了!”
蘇牧聽后,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心中明白,這絕非偶然,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