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秦明得到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曹豹終于醒轉過來了。
醫廬外圍著好幾個人,秦明推開人群,走了進去。
此時的曹豹,依舊躺在床上,雖然睜著眼睛,但卻虛弱得根本說不出話來。
看到秦明后,他勉強擠出了一副笑臉,喉嚨滾動著。
“讓他好好養著吧?!?/p>
在屋里看了片刻,秦明隨即離開了。
目前的情況看,曹豹已經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只需要在養上一段時間,身體就可以慢慢恢復。
接下來的幾天,秦明在閑暇的時候,開始研究制作肥皂和白酒。
土法制皂,思路上并不艱深。
核心原料無非是動物脂肪和堿。
然而在這個普通人家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回肉的年代,動物油脂是絕對的奢侈之物。
村民偶爾得到點葷腥,連油渣都要榨干,哪里舍得留作他用?
但對秦明而言,這卻恰恰成了他得天獨厚的優勢。
狩獵隊在秦明的組織和帶領下,深入山林愈發頻繁,收獲日益豐盛。
大量的獵物被拖回村子宰殺,除了分割好的肉食,處理皮革刮下來的那一層厚厚的、黃白相間的動物脂肪,每日竟能積攢下數十斤之多!
起初皮匠們看著這些“下腳料”還不知如何處理,秦明一聲令下,讓他們將這些脂肪仔細收集起來,反復清洗熬煮去除雜質,凝固后儲存。
如今,幾個碩大的粗陶水缸里,已經滿滿當當地塞滿了凝固的潔白油脂,在角落里散發著淡淡的、特有的油腥氣。
至于堿面,市面上根本無從尋覓。此時北方人發面多用老面做酵頭,南方或許有用酒曲的,但純凈的堿卻非尋常可見。
秦明熟知青史上的替代方案——草木灰!
那些尋??梢姷牟癫?、樹枝燃燒后留下的灰燼,質地輕盈,內里卻蘊含著古老的智慧——它的水溶液被古人稱為“枧水”,富含碳酸鹽,是天然的堿性來源,在不少地方的飲食和傳統工藝中都有應用。
原料備齊,秦明便擼起袖子,親自指揮村里幾個手腳麻利的婦人開始試驗制皂。
首先將稻草、樹枝等燃燒后的草木灰收集起來,加水浸泡、過濾,提取出較為純凈的堿液。
為了提高堿液的濃度和純度,可以對草木灰進行多次篩選,去除其中的雜質和未完全燃燒的物質。
如果堿液過多,肥皂會過于堿性,使用時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而且肥皂的質地會變得粗糙;
如果堿液過少,皂化反應不完全,肥皂的清潔力會不足。
秦明通過不斷試驗,最終找到油脂和堿液的最佳配比,當油脂和堿液的比例在3:1到4:1之間的時候,肥皂是最為合宜的。
另外就是在皂化反應過程中,溫度和攪拌速度是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