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ct之眼之后,秦一鳴完全陷入奇幻的體驗之中了。
“其實我不止可以用ct之眼來進行醫療輔助,還可以用于生物實驗,只要是活體實驗應該就可以,而且就算是一個細胞應該也算是一個活體吧!”
只可惜現在不是在實驗室,秦一鳴沒辦法進行下一步的探索。
“對對對,在打架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個新的想法又蹦入腦海,“在打架的時候開啟ct之眼的話,不但可以準確地攻擊對方薄弱位置,這就好像古代的點穴一樣,還可以如果發現對方哪個地方有病灶就專打那些地方,那感覺一定很酸爽。”
由于太興奮,秦一鳴一時忘記了ct之眼的開啟可是會快速消耗體力的,不一會他就已經氣喘吁吁地躺在沙發上了。
“不行不行,有點受不了了。”節,快速尋找著合適的材料。
“就是這個,新型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這種材料不僅具備卓越的導電性,而且其獨特的結構使它可以和生物分子緊密結合,幾乎可以做到百分之零的抗敏。”
至于傳感器的設計,可以使用螺旋式的結構,以最小的體積實現最大的表面積,獲得最完整的大腦信號。之后就是分析獲取到的生物信號,要能夠準確地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神經網絡算法模型,建立這個模型的算法不難,難就難在要怎么樣去訓練這個模型。
這就好像是教育一個小孩一樣,必須要給他接觸足夠大世界才能讓他有更大的視野,模型也是一樣必須要給他足夠多的神經元信號供他學習,才能讓他清楚每一種細微的信號差別對應的是哪一種指令,要做到這一點單靠幾個人、幾十個人是不夠的,需要成千上萬的人提供腦電波才能夠讓這個模型成長起來,而且數據越多準確度就越高。
秦一鳴停下思緒,來回踱步起來,這一點卻是困難,卻不說要找成千上萬的人參與實驗需要多大的成本,其中極有可能涉及倫理性的,甚至引起社會轟動。
“這可怎么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