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五百騎兵主動出擊折蘭王,所帶來的戰略意義是顯而易見。
折蘭王弄不清虛實,不敢派出大量兵馬過來打探。
因為一旦兵馬派出去,被蔚州城中的大胤軍看見,指不定有什么想法。
而蔚州城內的童固以及近萬軍民看到大胤的騎兵出現,盡管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但總體上而言還是鼓舞了信心和士氣。
更何況,他還收到了趙暮云派來的斥候送來的絕密消息。
這個消息,暫時只能他一個人知道。
趙暮云通過斥候之口,告訴了諸多事宜。
童固對這位頂頭上司的話已經深信不疑。
畢竟現在這個檔口,除了服從趙暮云的命令外,別無法。
不過,按照朝廷頒布的旨意,蔚州也屬于趙暮云節制管轄。
別的州府等戰爭結束后肯定會撤走,而蔚州折沖府二千兵馬便是直屬于趙暮云了。
童固和他的麾下,必須服從。
那對趙暮云而言,更是好處多多!
他現在有充足的時間,以及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飛狐口修筑工事。
飛狐嶺的五千韃子和術赤,如果超過三天以上不聯系,折蘭王便認定已經出事,就會有下一步的動作。
或會起兵來攻,或去大漠那邊尋求支援,或有其他動作,不得而知。
趙暮云現在要做的,便是牢牢掌握戰場的主動權,牽著折蘭王的鼻子走。
然后在關鍵時候,挖開堰塞湖,用洪水給折蘭王致命一擊。
現在依托飛狐口的山勢修筑工事,就是防備蔚州城外的韃子前來進攻,重新奪回飛狐嶺這個要道。
鐘大虎和杜威兩個都尉,二千五百人,早已熱火朝天干了起來。
有了鎮狄堡的參照,不用趙暮云下場指導,鐘大虎便化身為現場包工頭,一聲令下二千多人便在選地的地方動工,干得熱火朝天。
挖壕溝,布置陷阱,搬運石頭砍伐木頭修筑簡陋城墻。
還沒用一兩天時間,就已經呈現防御工事的大致輪廓。
如同前往堰塞湖那邊林豐帶領的一千人馬,已經在旁邊一處隱秘的樹林中安營扎寨,勘察情況準備動工。
堵住河谷的土石方寬達一百多米,高達三十多米。
林豐他們是要將下方的土石挖松,挖薄;同時還在堰塞湖土石方上面繼續修筑一定高度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