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你們一千北狄勇猛的騎士,居然被五百大胤的騎兵挫敗,還折損了四百多人!”
“不僅如此,還向我求援?”
“我一世英名,臉面被你們丟盡了!”
韃子騎兵千長帶著殘兵敗將垂頭喪氣回到大營,當即就被折蘭王劈頭蓋臉一陣怒罵。
他耷拉著腦袋,看也不敢看折蘭王一眼。
盡管心頭有萬般委屈,他也選擇沉默。
敗了就敗了,說再多也是借口。
畢竟他這一千人的確是敗給大胤的五百騎兵。
其他的千長和統領站在一旁,一言不發,任憑折蘭王大聲宣泄憤怒。
直到折蘭王罵了好一會,才停歇下來。
折蘭王自從朔州之戰后就感覺流年不利。
明明已經勝券在握,結果卻被一隊小兵抄了家,被迫和談退兵。
退回草原后,他再度起兵轉而攻打蔚州,盡管擊殺了河東道上萬將士,可就偏偏卡在蔚州城下。
好不容易等來慢慢圍獵奪取勝利果實的時候,又驚聞窩闊托在銀州覆滅。
現如今,麾下一眾將領同仇敵愾要將蔚州困死的時候,飛狐嶺那邊似乎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從大漠遠道而來,藏身于飛狐嶺,準備圍點打援的術赤,自飛狐嶺大火和濃煙出現后,就再也聯系不上了。
并且,還有大胤的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身后。
種種跡象表明,飛狐嶺那邊的情況不容樂觀。
大胤究竟來了多少兵馬救援,更是一眼黑。
而眼下,派出一千騎兵去圍殺這支大胤騎兵,結果讓折蘭王大跌眼鏡。
不僅讓大胤騎兵全身而退,自己損失了四百多人。
在馬背上長大的民族,居然被半路出家的大胤騎兵吊打,這是對北狄騎兵和折蘭王的極大侮辱。
要知道在折蘭王的印象中,大胤最善戰的騎兵還是之前朔州折沖都尉楊建指揮的一千朔州鐵騎。
那一千朔州鐵騎與折蘭王的交戰中,煙消云散。
河東道的裴倫,怎么可能這么快就組建起一支如此驍勇的騎兵。
“大王息怒,其中一定有蹊蹺!要不您讓仆散鐵驄將軍先說下對方情況?!?/p>
呼延牯見折蘭王罵得差不多了,站出來勸說。
這個叫仆散鐵驄的韃子騎兵千長心頭好一陣感激,這位向來拍馬須溜的王相終于說了一句人話。
“那你說說,為什么落敗了!”折蘭王沒好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