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參軍,取輿圖過來!”
趙暮云大聲招呼胤稷。
胤稷也是在絞盡腦汁思索著相關問題。
既然認趙暮云為師,跟在其身邊學本事,那么胤稷就得主動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當好一名勤學好問的徒弟。
自從他代表皇族和鹽鐵司與趙暮云、裴倫達成協議,并拿到兩成的細鹽分成。
胤稷便被皇族繼續委以重任,鼓勵他在河東道好好運作。
皇族和鹽鐵司要的并不是源源不斷的細鹽,而是這細鹽的提純方法。
河東道出現的細鹽對鹽鐵司把控的全國鹽業壟斷沖擊無疑是致命的。
但是,他們躺在鹽鐵司的職位上不思進取,享受著壟斷帶來的紅利。
那么,河東道出現的細鹽將會促使他們不得不去研究提純的技術。
可是,研究新技術不如直接抄襲模仿更加來得容易。
鹽鐵司的人是自主研發還是剽竊技術,就不得而知。
但胤稷待在趙暮云身邊,卻是他們力求且不爭的事實。
因為他們通過胤稷發現,細鹽只是趙暮云所掌控的知識體系中微不足道的一項而已。
趙暮云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他的身上,蘊藏著磅礴澎湃如海一般的知識。
既然趙暮云如此信任胤稷,那就讓他好好待在趙暮云身邊學東西了。
“是!”
胤稷聽到趙暮云的命令,馬上走到另外一邊,找來了一張輿圖,攤開在趙暮云眼前。
古代的輿圖山川河流畫得很是抽象,頂多知曉大致的方位。
精準度肯定是無法保證的。
能讓你知道東南西北有什么就已經很不錯了。
之前范南執意幕僚隨從來到邊關,并爬上黑駝山的主峰荷葉峰,親自勘察地形。
也就是說明一點,兵部的官員們都知道輿圖在軍事戰爭中根本起不來多大作用。
如果盲目迷信輿圖,甚至會有被其誤導而自陷于危險境地。
眾人對突然下雨眾說紛紜,見趙暮云一臉凝重看起輿圖來,但是停下爭論,齊齊圍了過來。
趙暮云應該想到了什么計策,眾人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氣,終于不用自己想了。
要知道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計策比提刀上戰場殺敵更痛苦。
趙暮云摸著下巴,緊鎖眉頭,將目光鎖定在蔚州城附近一帶。
“老唐,這條河是什么河?從哪里流到哪里?”
忽然,趙暮云用帶鞘的佩劍,指向輿圖上一條流經蔚州城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