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人,您怎么來了?您看這里,亂糟糟的不成樣子,怕污了您的眼。”
魯治子扭頭一看,發現來人卻是趙暮云和王鐵柱,古銅色的肌膚綻放出燦爛且憨厚的笑容。
對于趙暮云的異軍突起,魯治子可是一直見證。
當初趙暮云斬獲三個韃子人頭,轟動朔州府,然后來靜邊軍鎮敘職領賞,順便去了魯治子的鐵匠鋪打了十把武器。
這十把趙暮云親自設計的武器,讓見多識廣的魯治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如此年紀輕輕之人,居然能想出這般性價比高,殺傷力強的武器,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隨后韃子入侵,趙暮云不再來靜邊軍鎮,魯治子躲避戰亂撤到了朔州城。
兩人再見之時,趙暮云竟然升遷為一府都尉,怎么不叫魯治子驚嘆萬分。
趙暮云熱情邀請魯治子同行,并爽快給錢給人給物,只要魯治子給他鍛造武器。
他自己改造出來的反曲復合弓,雖然已經有了二百把,但耐用程度差強人意。
大胤普通士兵標配是:長槍、環首刀、布甲、鴛鴦對襟戰袍,那些專職的弓箭手配備的是鐵胎長弓。
考慮作戰需要,還有臂張弩、戟、大刀等武器。
然而大胤貴族們在一百年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在軍事器械上只想維持原狀,并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革新。
這樣導致大胤軍隊的武器裝備很是落后。
人家北狄韃子不惜花費重金也要走私鐵器用來改造武器,而大胤這邊鐵器的鍛造和冶煉技術都用在了為貴族奢靡生活提供樂子。
想要越來越強大的北狄韃子對抗,除了打造更加強大的騎兵外,武器技術的提升自然也是不可忽視。
趙暮云叫魯治子來,就是要升級武器技術。
而升級武器技術,得到強度和韌度更好的鋼是關鍵。
但想要得到好鋼,需要用更高的溫度淬火,將鐵中的雜質進一步剝離。
趙暮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煤。
朔州往西關內道的夏州、慶州、延州、丹州等處,與趙暮云上一世所在大夏陜北高原極其相似,是一個煤層很淺的地區。
他本來打算從戈壁回來之后,就讓唐延海和王鐵柱重點關注煤炭產地情況。
哪知好巧不巧,王鐵柱率先發現了煤炭所在。
“魯師傅,現在條件艱苦,委屈你了,將來我一定為你修建一間作坊,專門用來生產和打造鐵器。”
聽到魯治子如此謙遜的話,趙暮云也不去與他在此過多掰扯,“這些煤炭燒起來比木炭兇得多,也熱得很!用它來煅燒這些鐵錠,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