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去,出言唱反調的居然是魁叔。
趙暮云身邊的韓忠大聲質問道:
“為何不可?難道你們只想茍活在著戈壁里嗎?如此大好機會,為何不為自己拼一把?”
“就是,折蘭王的大軍都去了朔州,草原空虛,正好可以攻其不備。”唐延海也幫腔道。
二叔等人聽到趙暮云的話,早已怦然心動。
但魁叔這樣出來潑冷水,的確讓大家很是掃興。
他們幾個一臉不悅道:“老五,趙什長的話沒錯,這的確是我們烏丸人走出戈壁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一人反對也無效,烏丸族的事務是我們五個人一起決定。”
桓那雪更是一臉迷惑。
向來無條件支持和照顧她的魁叔為何會在大胤的使者面前出言反對呢?
“魁叔,我覺得趙什長說得十分在理,現在趁著折蘭王南下與大胤作戰,正是我們幫助大胤打敗韃子,奪回束勒川的好時機,你為何反對呢?”
魁叔不緊不慢說道:“趙什長,聽您的意思,您會帶著我們先是去襲擾折蘭王后方,然后再去圍堵朔州的折蘭王大軍?”
趙暮云不知這個魁叔葫蘆里賣什么藥,于是點點頭。
“那你需要我們出多少兵馬?”魁叔又問。
“當然越多越好!”趙暮云想了想道,“不知貴部能出多少人?”
“我們現在整個部族僅有一千戶,經過剛才一戰,僅剩三百青壯。”魁叔臉色黯淡。
“三百就三百,雖然少了點,但只要跟著我,定能發揮最大作用。”
趙暮云無比自信說道。
“可這三百人卻是我族最后僅有的青壯男丁,若是有什么閃失,我族將一蹶不振,甚至消亡。”
魁叔悠悠道,“我也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我們輸不起,必須謹慎行事。”
“魁叔,剛才在一線天你也看到了,趙什長和他的麾下士卒的能力!”
“即便我們沒有出現,他們也能將這一百韃子消滅。”
“他們是大胤來的使者,給我們帶領大胤皇帝的詔書,他們是來幫助我們部族的,我們應該無條件信任他們才是。怎么能因為擔心傷亡就不跟韃子作戰了呢?”
雖然魁叔是為了部族著想,但當著趙暮云等人的面這么說,的確有些不妥。
桓那雪當即憤然反駁。
魁叔心里一陣腹誹:這丫頭,之前在那一線天的時候,還說讓他們和韃子打個兩敗俱傷好漁翁得利。才過了多久,她便胳膊肘外拐,幫起大胤人說話起來。
面對桓那雪的憤慨,魁叔臉上淡淡一笑。
二叔等三人聽了魁叔的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