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的到來,完全在陳鋒的意料之中。
畢竟,放眼整個朝堂,或許也只有他有那么一絲可能,能夠對此事施加些許影響。
倒不是陳鋒自恃有通天徹地之能,關鍵在于他身為穿越者,對空印案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了如指掌。
而朱元璋又向來對他極為看重,想來只要他肯出面諫言,朱元璋多少會有所考量,做出一些改變。
然而,陳鋒內心深處,實在不愿卷入這趟渾水。
空印案背后的局勢錯綜復雜,水深得超乎想象,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誰也無法揣度朱元璋心中究竟作何盤算,萬一這位生性多疑的開國之君一時偏執,非但不采納他的建議,反而遷怒于他,那可如何是好?
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曾經有個寧海官員鄭士利,出于公心,上書為蒙受冤屈的官員辯解,直言空印之事乃是制度缺陷所致,并非官員蓄意貪腐。
可朱元璋不僅全然聽不進去,反而龍顏大怒,將鄭士利治罪下獄。
這般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陳鋒即便有著穿越者的獨特身份,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就能說服朱元璋回心轉意。
朱標似乎看穿了陳鋒的顧慮,沉思片刻后,開口勸慰道:
“陳鋒,你有所擔憂,這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以我對父皇多年的了解,即便他最終不采納你的建議,想來也不會因此遷怒于你。
畢竟,你對大明江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皇無論如何,都舍不得輕易處置你!”
陳鋒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暗想:即便不被治罪,得罪了皇帝,往后的日子也定然不好過!
可話又說回來,放眼滿朝文武,此事除了他,又有誰能擔此重任?
但此事絕不能莽撞行事,必須仔細謀劃,找到一個既能讓朱元璋接受建議,又不至于觸怒龍顏的妥善辦法。
陳鋒摩挲著下巴,陷入思索。
突然,他眼前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
一旁的朱標見陳鋒陷入沉思,心中焦急萬分。
在他看來,此事非陳鋒莫屬,即便是自己身為太子,在這件事情上,說話的分量也遠不及陳鋒。
情急之下,朱標對著身旁的二妹朱英嬈使了個眼色。
朱英嬈心領神會,可領會兄長意思后,她卻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來此之前,她想得太過簡單,只覺得只要陳鋒肯出面,便能輕易勸住父皇。
可如今冷靜下來才意識到,此事對于陳鋒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萬一陳鋒因此得罪了父皇,日后的處境將變得極為兇險。
朱英嬈對朱元璋的性格再了解不過,用“剛愎雄猜”來形容這位父皇,再貼切不過。
一旦得罪了他,即便當時不發作,這根刺也會一直扎在他心底,等到合適的時機,新賬舊賬一起算。
她并不傻,此刻既不愿看到陳鋒涉險,又不想眼睜睜看著父皇因濫殺無辜,落下暴君的罵名。
思來想去,朱英嬈最終選擇了沉默。
她決定將選擇權交給陳鋒,如果陳鋒愿意挺身而出,勸諫父皇,她定會毫無保留地支持,在父皇面前竭盡全力為陳鋒說好話,希望能憑借自己的身份,讓父皇看在父女情分上,不對陳鋒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