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倭人身材矮小,卻鮮少有人了解,此國之人極善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制度與技術。”
“自隋唐以來,倭國便頻繁派遣使者,遠渡重洋至我華夏大地,學習先進文化制度,稍加改良后便應用于本國。”
“但這并非關鍵所在,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或許正因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此國對我華夏大地一直懷有覬覦之心。”
“這或許印證了那句‘越缺什么,就越渴望得到什么’。”
“說直白些,這個國家從古至今,乃至未來,都是野心勃勃、好戰嗜殺之國。”
“今日我華夏若不將其收復,將其同化并入中華版圖,若干年后,他們必然會再次掀起侵華戰爭……”
“如此一個善于學習卻野心昭昭的國家,猶如惡狼酣睡在我大明臥榻之側,豈容我們坐視不理?”
“近日,沿海地區傳至兵部的軍情奏報顯示,倭寇趁著過年期間,再次登岸劫掠。這般狼子野心之國,不滅留待何時?”
大本堂內,陳鋒手持教棍,重重敲擊黑板上的倭國地圖,語氣冷冽:“而一旦將這個國家平定,至少可以分封七八位藩王前去治理。”
“什么?你們嫌棄地方太小?”
“其實也不算小,倭國本土面積大約三十七萬平方公里,與云南省面積相當。而且其島嶼眾多,大大小小足有六七千個。”
“關鍵是,這里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有一點,說出來保準讓你們兩眼放光!”
諸位親王滿懷期待地看向陳鋒。
坐在最后排的李景隆卻是一臉茫然。
他本是來聽陳鋒講授為官之道,怎么聽了半天,全是關于如何滅國的內容?
李景隆只覺一陣頭暈目眩,但看到其余親王躍躍欲試、期待不已的表情,他嘴角微微抽搐,似乎明白了什么:陳鋒這是在給諸位殿下洗腦啊!看來陛下意圖通過將諸王分封海外,來解決藩王宗親制度弊端的決心,是真的了。
只是……若讓那些御史聽到陳鋒這般蠱惑親王去滅倭國,怕是會將他噴得體無完膚!
……但不得不說,聽著實在太刺激了!
陳鋒稍作停頓,見下方眾人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頓時笑呵呵地說道:
“那就是銀礦!據我所知,倭國當下的銀礦產量,占據全世界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再過些年,至少要占據全球百分之六十以上。”
“年產量能夠達到兩百噸到四百噸之間。”
“說‘噸’,各位殿下或許沒有直觀概念,我換算一下,兩百噸就是二十萬公斤,四十萬斤。而按照一斤白銀約等于大明十六兩來算,兩百噸白銀大概就是五百三十三萬兩,四百噸則是一千零六十六萬兩。”
“也就是說,別看倭國領土不大,但其年產白銀數量高達五百三十三萬兩到一千零六十六萬兩。而且是在當今技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隨著技術進步,產量只會越來越多!”
“畢竟,倭國的白銀儲量相當驚人,足夠開采幾百年都開采不完!”
此言一出,大本堂內瞬間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