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的講述還未結束。
他前世并非什么憤青。
或者說,他不過是個只知道賺錢和享樂的,哪有資格當憤青。
但當他來到這個世界,看到即將走向岔路的大明。
他無法再沉默!
此時的大明,在世界上仍是先進、強大的!
此時的大明,依然屹立于世界之巔。
此時的大明,真有機會將日月龍旗插遍全球。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令人熱血沸騰的話。
在這個時代,真有可能實現!
因此,即便是如胡大老爺這般閑散之人,也忍不住了。
“國與國之間,沒有仁義禮智信!”
“那玩意兒,咱們自己人怎么談都行,可國與國之間,只有的利益!”
“你們想想,若如今的大明尚未強盛,不如眼下兵強馬壯、國富民強。”
“那些外邦對待我們,是稱臣納貢還是撲上來撕咬一塊肉?”
“再說,若將來兩國交戰,誰還會與對方講仁義禮智信?”
“都打起來了,誰還跟你講禮數?”
“因此,太子殿下,臣就一句話!”
“邦交,是打出來、壓出來、揍出來的,絕不是談出來、敬出來的!”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陷入沉思。
而朱標則雙眼放光地看向胡惟庸。
這話,他愛聽!
事實上,他從小就沉浸在儒家經典之中,熟讀四書五經。
然而,這些年來,他跟隨父親處理朝政、監國,親眼目睹了無數現實的場景。
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導下,他逐漸領悟到國家利益與尊嚴的真諦。
胡惟庸的這番話,恰好擊中了他的心思。
在他看來,用武力威懾番邦小國,先讓他們服帖,再慢慢談判,這才是正道。
原本,朱標對邦交之事有自己的見解,但聽了胡大老爺的說法,他決定虛心請教,于是鄭重其事地拱手道:“懇請胡公指點,本宮不勝感激!”
---
看著朱標那副誠懇的模樣,胡大老爺不禁輕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