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抬起頭來,整理了下頭冠,不緊不慢的說道:
“陛下,上柱國李淵起兵謀反,如今已有數旬!
兵部員外郎王世充,河北招討使竇建德二人,雖領兵屢獲大勝。
但李淵把太原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我軍始終未竟全功,不能剿滅叛匪。
如今臣作為吏部尚書,愿為陛下保舉二人,為陛下分憂!”
陸長生在聽到李淵的名字以后,就不由得眼皮狂跳。
在聽到李林甫要保舉人才之后,才勉強壓制住內心對某個李姓開掛猛男的恐懼,穩住心神回應道:
“李卿家想要保舉何人???”
“西涼刺史董卓,河東節度使安祿山!
此二人亦為邊地武人出身,和王,竇素來交好,更兼在邊地多經苦戰,經驗充足。
只要陛下允許此二人帶領部曲前往相助,討逆軍必能如虎添翼,一舉蕩平叛賊李淵!”
我說我沒在這群賢畢至的朝堂見到這二位呢,感情是去邊地發光發熱去了。
陸長生不由得小聲嘀咕道。
李林甫則是茫然的看向陸長生,“陛下?”
“啊,卿家,沒什么,你繼續說就好?!?/p>
李林甫這才點了點頭。
“當然,兵家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
臣還提議,在此二人赴戰場之前,可先令其選派精銳,隨同本人一同進京面圣!
到時陛下可以親自考校其二人及軍隊。
如堪大用,不妨多加褒賞,此二人必感念皇上恩德,而在戰場竭盡全力。
如不堪大用,則也可令其回到原籍,微臣愿受推舉失察之罪?!?/p>
王八犢子,我看你是想造反!
陸長生聽后,臉色不由得一變。
讓邊地武人帶兵進京,這種行為有多敏感,李林甫這家伙居然會看不出來!
莫不成他早就和這幫人串通好了……
陸長生盯著臺下,李林甫那消瘦陰鷙的臉龐,內心閃過數種想法,隨即臉上不動聲色的半開玩笑的說道:
“調兵進京這種事,應該是兵部出方案吧,兵部尚書何在?”
人群中,站出來一個身長七尺,細眼長髯的年輕書生,躬身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