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澤繼續道:“臣的義妹,雖非出身世家,但有臣顧家為其后盾,何愁不能母儀天下?”
“若論品德,她對陛下的恩情,足以證明一切。若論身份,鎮國公府的義妹,難道還配不上中宮之位?”
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當然不配,又不是鎮國公之女……
方才還群情激憤的眾臣,此刻都低下了頭,不敢再多言半句。
開玩笑,反對一個民女,他們尚有底氣。
反對鎮國公的義妹?那便是公然與顧君澤為敵!
這位年輕的國公爺,可不是什么善茬,平洲一役的赫赫戰功,金鑾殿上染血的鬼兵,都還歷歷在目。
誰敢輕易觸其鋒芒?
趙允慈看著階下鴉雀無聲的眾臣,又看了一眼顧君澤,緊繃的臉色終于緩和下來,嘴角甚至露出了一絲淺淡的笑意。
“既如此,眾卿可還有異議?”他問道。
“臣等……無異議。”
稀稀拉拉的回應聲響起,再無一人敢出言反對。
趙允慈滿意地點了點頭:“善。擇吉日,行冊封大典。”
夜色漸濃,鎮國公府內燈火通明。
顧君澤自宮中歸來,褪去一身朝服,換上家常的錦袍,眉宇間的沉肅也淡去了幾分。
“今日朝堂之上,可還順利?”楚若涵輕聲問道。
今日之事,雖有他的支持,但畢竟是立一介民女為后,反對之聲定然不小。
顧君澤在她身邊坐下,接過茶盞。
“皇上心意已決,又有我那番話,那些老臣縱有不滿,也不敢再多言。”他簡略地將朝堂上的情形說了一遍。
楚若涵聽完,不由得輕笑一聲:“咱們這位皇上,倒真是個情深義重之人。”
她的指尖輕輕劃過茶杯的邊緣,若有所思。
“從他繼位以來,先是穩固朝綱,再是平定北境之患,將這內憂外患都一一處置妥當了,這才想著將心上人接入宮中,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后之位。”
“就連之前選秀也是抱有目的的,真是將這位姑娘護得滴水不漏。”
顧君澤看著她,她總能一眼看透事情的本質。
“你先前便知曉此事?知道陛下心中有這么一位女子?”楚若涵抬眼望向他。
顧君澤微微頷首:“略有耳聞,陛下曾提及過救命之恩。”
“只是她一直被安置在宮外一處隱秘莊子,我亦未曾見過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