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澤點了點頭,“臣已得知此事。王將軍奉先皇之命征討邊境叛亂,如今凱旋而歸,自該以禮相迎。”
趙允慈瞇起眼睛,意味深長地看了顧君澤一眼。
“王武作為先帝近臣,手握重兵,且又剛剛立下大功。你說,朕該如何安置他為妥?”
顧君澤明白趙允慈言外之意,沉吟片刻:“陛下是擔憂王武功高蓋主?”
“此話倒也不假。”趙允慈起身,踱到窗前,“王武隨侍先帝多年,兵權在握,若生出別的心思…”
“陛下是想收回王將軍手中的兵權?”顧君澤直接道出了趙允慈的心思。
趙允慈轉頭,神情復雜:“若直接剝奪其兵權,恐怕會落下排擠忠臣的名聲。”
“雖然此次議和皆是你出的力,可畢竟先皇命他掛帥,也算是立下了功勞。”
“臣以為,王將軍勞苦一生,此次又立了大功,應該封個爵位才是。”顧君澤不緊不慢地說道。
趙允慈皺起眉頭:“爵位?這豈不是助長了他的心思?若他借此驕縱,日后豈非更難控制?”
顧君澤微微一笑:“陛下,據臣所知,王將軍家中老母年邁,正是侍奉膝下的時候。”
“若能借此機會讓他告老還鄉,既顯陛下恩德,又能解決兵權問題。”
趙允慈眼睛一亮,隨即又沉思起來:“好一招明升暗貶。如此行事,會不會有人說朕剛登基就排擠功臣?”
“王將軍還有一子,可進兵部效力。”顧君澤補充道,“既讓王家留在朝中,又能顯示陛下對功臣的重視。”
趙允慈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王武這個兒子,據我所知,無勇無謀,進了兵部也成不了氣候。”
他放下茶杯,嘴角微揚,“好一招捧殺。”
“臣只是建議,一切由陛下定奪。”顧君澤不卑不亢。
趙允慈站起身,拍了拍顧君澤的肩膀:“你這主意甚好。”
“王武功高,但年事已高,讓他榮養天年,正合情理。其子入仕,也算朕對功臣之后的關照。”
“王將軍為國征戰多年,能在晚年安享天倫之樂,也是一樁美事。”
顧君澤淡笑不語,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不想把權力緊握在手中?
趙允慈滿意地點點頭:“那就這么定了。后日朕親自主持大典,褒獎王武等將士,封王武為定遠侯,賜良田千畝。”
顧君澤拱手行禮:“陛下圣明。”
兩日后,京城外十里長亭處,迎接大軍歸來的儀仗隊已經列陣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