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樂克邊境的隱蔽機場,夜色如墨,唯有跑道兩側的應急燈在沙塵中透出微弱紅光。
36架殲-10e“猛龍”戰機以戰斗姿態滑入加固機堡,機翼下的霹靂-12中距彈殘存著空戰后的硝煙痕跡,銀灰色蒙皮上還沾著高空氣流凝結的霜霧。
在戰機降落后,早已接到命令的地勤人員如蟻群般涌向戰機。
手持高壓燃油管的士兵將接口精準插入機翼根部的受油口,航空煤油在管道中奔涌的轟鳴與渦扇引擎的余溫交織。
油罐車上的計量表數字飛速跳動,每架戰機需吞下近5噸燃料才能再度撐起“龍嘯”行動接下來的計劃。
燃油蒸汽在寒夜中凝成白霧,又被沙漠熱風撕碎。
與此同時,四輛裝載霹靂-12的彈藥車碾過鋼板跑道,導彈尾翼的折疊機構在液壓裝置作用下咔嗒展開。
機械臂將新彈推入機腹中線雙聯掛架,鎖定螺栓的扭矩扳手發出刺耳的吱嘎聲。
同一時刻,另一批殲-10e“猛龍”戰機則正在模塊化換裝。
地勤人員掀開迷彩帆布,露出500公斤級彈體的雷石滑翔制導炸彈。
其折疊彈翼被手動展開,像獵鷹舒展羽翼。
掛彈員用吊車將其懸至機翼掛點,炸彈與掛架電氣接口對接時迸出藍色電火花。
另外,還有兩架專司防空壓制的殲-10e正在加掛反輻射導彈。
技術人員用便攜終端調試導彈的被動雷達導引頭,屏幕上閃爍的頻譜圖顯示其已鎖定伊浪防空雷達頻段。
在大批量地勤人員飛速的為戰機換裝武器彈藥和進行補給的時候,飛行員也在加緊戰備。
一名名殲-10e“猛龍”飛行員在座艙內核對火控系統參數,平顯上雷石炸彈的投放包絡線不斷刷新。
一名機械師正跪在機頭,為光電吊艙更換高清熱成像模塊,鏡頭玻璃反射著遠處仍在燃燒的敵機殘骸。
無線電里傳來簡短的計數聲,這是伊樂克地勤在用暗語確認每架戰機的出擊序列。
當最后一枚反輻射導彈的保險銷被拔出時,沙漠地平線已泛起魚肚白。
36架完成武裝的“猛龍”再度列陣,機翼下新掛載的雷石炸彈與反輻射導彈在晨光中泛著冷鐵幽光,仿佛巨龍磨利的爪牙。
塔臺綠燈亮起,渦扇-10引擎的咆哮震碎黎明寂靜,鋼鐵猛禽再度撲向戰場。
……………………
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