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也沒想到,剛出海后遇見的第一個難題竟然是暈船。
“本王也知道,暈船是常有的事,但是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定遠號寬廣相對平穩(wěn),尚且如此,其他戰(zhàn)船上的情況恐怕會更差。”
李徹敲了敲桌子:“爾等暢所欲言,想想辦法,將士們好不容易登船出了海,最好一個人都別落下。”
“老朽倒是知道一些緩解暈船的辦法。”軍醫(yī)開口道,“可以讓他們喝一些姜湯,或者吃一些酸梅,多吹一些海風,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暈車、暈船的本質就是由于人的大腦、視覺和本身感受系統(tǒng)產生沖突,機體誤以為發(fā)生了中毒,給予眩暈警告。
古人對暈船也早有研究,暈船甚至還會影響著古代海洋敘事。
《山海經》記載的大人國、黑齒國等海外異族傳說,很可能就是源于暈船者意識模糊時產生的幻覺。
軍醫(yī)提出的這些方法,無非就是給暈船者補充維生素,治標不治本。
“只是這些物資并不多。”軍醫(yī)為難道。
“先給大家用上。”李徹大手一揮,“物資沒了,還可以在沿途補充。”
軍醫(yī)拱手道:“是。”
有了軍醫(yī)的介入,半數(shù)暈船者癥狀得以緩解,其余人則仍沒有太多改善。
再多的事情李徹也做不了,索性去給媽祖娘娘上根香,希望她老人家能保佑船員。
媽祖雕像被李徹供奉在船艙正殿的公共區(qū)域,李徹來到這里時,已經有人跪在蒲團上祈愿了。
李徹定睛一看,竟是文載尹。
文載尹聽到身后的腳步聲,回頭看見李徹,連忙起身行禮。
李徹笑著擺了擺手:“免了,文老。”
隨后走到媽祖雕像面前,拿起一根香火,單手插在香爐中。
耳邊響起一聲柔軟的貓叫,一只渾身雪白沒有雜色的白貓?zhí)瞎┳溃鬃诤蛬屪婺锬锲叫械奈恢茫晟难劬闷娴囟⒅顝亍?/p>
文載尹微微一愣,偷偷看向身旁的李徹,卻見后者沒有一絲怒意,反而笑著摸了摸貓頭。
“殿下不怪這貍奴兒?”
“怪它做什么?”李徹笑著反問道。
“與神同坐,豈不是褻瀆神靈?”文載尹又問道,“老朽雖不知這位是哪尊神靈,卻知殿下讓各船都供奉,應當是極為重視”
“只不過是給將士們求一份心安罷了。”李徹答道,“我本人卻是對鬼神敬而不信,至于這只貓兒連媽祖娘娘都不介意,我又為何要遷怒與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