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亦稱‘早占’、‘早米’、‘早占城’,是一種高產的水稻良種。
起源于占婆國,也就是現代越南歸仁以南的地區,于北宋時期傳入我國。
李徹和陶潛以及農家弟子多次詢問,無人得知這種水稻,可見它此刻大概率還未傳入大慶。
得知這個消息后,李徹便起了去占婆國取來稻種的心思。
此等仙種,只給那群白眼狼用就太暴殄天物了。
占城稻有耐旱、耐澇、耐瘠薄、耐冷、再生能力強、產量高、米質優良等諸多優點。
它的傳入,使得北宋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發展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發展。
占城稻的名稱源于其種植面積廣泛且影響力強,正因為這種品質優良的稻種,江南地區從北宋開始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
李徹準備將其帶回來,試試在關外能不能種植。
即便東北的氣候不能種植,也可以上交給慶帝,帶去大慶南方地區種植。
黎晟不知道占城稻是何物,他只知道大航海之事兇險無比,歷史的君王只知道禁海,從未聽過哪個君主不僅支持開海,還要親自出海的。
不過經過這么多天的相處,黎晟也算是初步了解了李徹的性格,清楚自己勸不住他。
宴席過后,黎晟憂心忡忡地離開,并在接下來幾天更加努力地訓練新兵,把一眾水兵練得嗷嗷直叫、叫苦不迭。
他深受李徹大恩,無以為報,只能盡全力操練出一支合格的海軍,盡最大可能保護自家王爺的安全。
而李徹也沒閑著,把自己關在大連府衙中,好幾天都沒坐船出海了。
他開始給奉國的首次大航海,嚴格制定周密的計劃。
此番出海,不是去玩樂的,李徹心中有很多布局。
一為操練海軍,自不用提。
當船隊從占城歸來時,就是一支擁有豐富航海和水戰經驗的合格艦隊,到時候新戰船應該也打造得差不多了,拿下一個小小的倭國自是手到擒來。
二為占城稻,優質糧種對于大慶這個農耕國家極其重要,能迅速提升整體國力。
三為工業革命,李徹有意在南方熱帶地區,建立奉國第一個海外基地。
關外東北的優勢的確很大,但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氣候。
其實放眼全球,東北所在的維度并不差,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黃金維度帶。
東北地區的維度范圍是北緯40°至55°,再看同維度區的歐洲、美洲,處于這個維度帶的是紐約、華盛頓、倫敦、柏林、羅馬等等超繁華城市。
東北最北端的漠河市,一月平均溫度零下二十度。而與漠河幾乎同維度的倫敦,一月平均溫度卻是九度。
其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亞的寒氣和亞洲高壓導致,再加上東北地區地勢呈北高南低,導致東北地區成為了同維度地區年均溫度最低的區域。
低溫給東北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更多的則是壞處,尤其是溫度對于農作物種植的負面影響。
開啟工業革命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橡膠技術,而東北的寒冷氣候注定了與橡膠樹無緣。
李徹本想著依靠慶帝,讓他在大慶南方幫忙種植橡膠樹。
但南方的情況很復雜,世家宗族林立,怕是慶帝都不能完全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