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奉國王宮內,燈火輝煌,笙歌鼎沸。
慶帝于府衙設宴款待大慶百官以及奉國文武,以示君臣同樂。
慶帝走入大殿,李徹、李霖兩位藩王則跟在后面。
大慶的文武官員們濟濟一堂,奉國的官員們也紛紛入席。
大慶文武在右,奉國在左,涇渭分明。
慶帝向下一掃,果不出他所料,奉國的官員在氣勢上明顯更盛一籌。
畢竟是新興的藩國,又有幾場大勝在先,此刻奉國官員的凝聚力處于巔峰,頗有朝氣蓬勃之勢。
反觀大慶隨駕的文武,雖然也都是人中龍鳳,但在官場沉浮多年,早已失去了當初那股子銳氣。
除了文官之首霍韜,和武官之首朱純外,其余官員的氣質明顯不如奉國文武。
“參見陛下。”
慶帝入座后,眾臣紛紛行禮,隨后再參見李徹、李霖。
“參見天策上將軍,參見燕王殿下。”
李徹微微一愣,還有些不習慣。
大臣們都是人精,在這種正式場合,自然會用更尊貴的稱呼。
未封天策上將之前,李徹的奉王雖也是親王爵,但按照年齡排序,地位還要在燕王之后。
而天策上將軍位在諸王之上,從法理上講李徹已經是諸王之首,甚至超過了秦晉二王。
見禮過后,眾臣歸位。
慶帝向奉國官員那邊看去,掃視一圈后,落在最前方的諸葛哲身上。
“你就是諸葛哲了吧?”
諸葛哲面色不改,起身行禮:“參見陛下。”
“免禮。”慶帝面露笑容,“朕聽聞卿辦事勤勉,見解獨到,乃奉國文臣之首。更是屢屢在戰時,以一己之力撐起奉國后勤政務,真乃王佐之才。”
這個評價不能說不高,一眾大慶文武皆是面露異色,看向對面的那個滿身文氣的年輕人。
面對慶帝的夸獎,諸葛哲仍保持不卑不亢,只是淡淡地謝恩,不失禮也稱不上尊崇。
他是前朝世家出身,對慶帝有著天生的敵視,從不認為自己是大慶的臣子。
當然,這也是大多數奉國臣子的態度。
慶帝又把視線移到霍端孝身上,語氣更是親近了幾分:“正則卻是讓朕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