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那將領再多說幾句也無妨,李徹手中已沒有多余的隊伍了。
將楊璇和賀從龍所部調來后,后方只剩下防守部隊和一些押送糧草的輔兵。
至于那些靺鞨部族,李徹只讓他們做好戰斗準備,并沒打算讓奉軍和他們并肩作戰。
有的時候,人數并非只會帶來優勢。
當兩支互相完全不了解,甚至不信任的友軍協同作戰,戰斗力反而會直線下降。
奉軍已經停下,契丹大軍還在徐徐前進。
六里、五里、四里
等到距離奉軍大約三里的距離,契丹軍陣這才停了下來。
古代兩軍交戰對壘,可不會距離這么遠就停下。
步兵沖鋒,近戰接敵,至少需要30米到100米的距離。
弓弩對射,遠程對峙,也得有100米到200米的距離。
便是契丹軍最擅長的騎兵沖鋒,通常也需要200米到300米的加速距離以達到沖擊效果。
然而,自從奉軍有了火炮之后,一切都變了。
李徹見對方遲遲不進火炮的射程,不由得癟了癟嘴,心中有些失望。
但很快,他就看到對方派出一名手持狼旗的騎兵過來。
李徹擺了擺手,示意弓箭手不需放箭,放此人過來。
那契丹騎兵來到奉軍陣前,倒也是有幾分膽氣,中氣十足道:“奉王殿下可在?”
卻見奉軍士兵齊刷刷地分開兩側,一名年輕藩王在兩只山君的跟隨下騎馬而出,身后又有一隊親衛和數名將領跟隨。
那契丹騎兵瞪大眼睛看著,半晌才回過神來,撫胸行禮:“見過奉王殿下。”
李徹瞇了瞇眼睛,伸手擋住陽光:“耶律大賀有話要說?”
“正是。”那契丹騎兵放下手,“大汗問殿下,可敢陣前斗將?”
“斗將?”
李徹笑了一下,隨即反問道:“此戰本王必勝,又何需和他陣前廝殺?”
那契丹騎兵皺眉道:“殿下可是怕了?”
此言一出——
“大膽!”曲近山喝道。
“安敢無禮?!”王三春丑臉上滿是怒色。
“狂妄!”薛鎮怒發沖冠。
“放汝母的屁,你把汝母爛褲襠戴嘴上了?口氣這么腥臊?”李霖更是口燦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