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眾將退去,李徹一屁股坐在馬扎上,眼中有疲倦之色一閃而過。
在眾將面前,他只能顯露出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樣子,因為他是大軍的最高統帥。
統帥都沒信心,將領自然也會心存疑惑,軍隊又何談士氣可言?
從奉國動員到出兵,已經有一個月了,這十數萬大軍每日人吃馬嚼,耗費的糧草已是天文數字。
不僅契丹那邊的壓力大,奉國的壓力也不小,這些軍糧可都是從奉國老百姓嘴里省下的,每多消耗一天,百姓們就要多吃一天的苦。
況且耶律大賀早晚是要總攻的,不然契丹絕無活路。
奉軍也斷無日夜防賊的道理,與其每日擔心耶律大賀突襲,倒不如趁著如今兩戰連捷,一鼓作氣拿下決勝!
王三春的大勝給了李徹足夠的信心。
他看向沙盤上面契丹的大片國土,眼中除了感懷外還多了一絲怯然。
那是近鄉情怯。
契丹的國土大多是前世的吉林省,那里有一座江邊小城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家鄉。
盡管已經不是一個時空,但李徹心中仍有一絲期望。
對于奉國來說,這是開疆拓土。
可對于他自己而言,這不過是一趟歸家之路。
李徹心中漸漸安定,眼神也變得堅毅起來。
而就在李徹下達了總攻的命令時,契丹大漢耶律大賀也得知了前軍營地陷落的戰報。
耶律大賀將自己關在營帳中整整一個下午,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最終,耶律大賀竟是做出了和李徹同樣的決定,出兵決戰!
契丹的情況比李徹想象中還要危機,后方已經有部落開始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了。
如今兩戰皆敗,耶律大賀已經是騎虎難下,若是再不與奉軍開戰,怕是連決戰的機會都沒有了。
翌日,交戰雙方默契地集結大軍,向戰線靠近。
兩軍交接,哨騎出行愈加頻繁,隨著雙方的哨探不斷接觸、廝殺,李徹和耶律大賀都清楚了對方的意圖。
李徹抬頭望去,卻見四處一片寬闊,東南方的地平線隱約能看到山脈相連。
他又低頭看向手中輿圖,此刻奉軍處于松遼平原中部腹地,契丹人稱此地為韓州。
但他自己卻是清楚,此地乃是遼吉兩省交界處。
若是在前世,只需再往前走一段路,便有一座名為‘四平’的美麗城市。
隨著蒼涼的號角聲響起,李徹聽到遠處平原忽然從沉寂中被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