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以前的廢物原主,面對如此高難度的題目,恐怕早已跪地求饒。
但如今的李甫白,早已非“吳下阿蒙”,而是“文理科雙博士”級的人才。
對于這樣的題目,對他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就如同喝水吃飯一般自然。
只見李甫白稍作沉思,便立刻想出一首應景的千古絕句。
龍國三年一度的詩文大比拼,歷來熱鬧非凡。
而今日,這場盛事更因王帝對那不爭氣的私生子的懲戒,以及四王子與六王子意圖讓廢物七弟顏面掃地,而平添了幾分火藥味。
他們大肆宣傳,致使今日之文藝館,較往年更為喧囂。
到場者不僅有李甫白的九位兄弟姐妹,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才子佳人。
王都燕京的才子們更是傾巢而出,無一缺席。
他們似乎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紛紛趕來此地。
然而,他們的目的顯然并非參賽,而是欲見證某人出丑的尷尬瞬間。
今日之文藝館,注定是風云際會的璀璨舞臺。
而誰又曾預料,它亦將成為李甫白人生崛起中的那座閃耀里程碑。
當然,今天光臨此地亦不乏寒門才俊。
他們懷揣著僥幸之心,期盼著自己的驚世之才能被某位王子或公主慧眼識珠,從而一躍成為座上賓,前程似錦。
然而,在這片熙熙攘攘之中,一位佳人尤為引人注目,她便是當朝左丞相王文志的掌上明珠——王冉顏。
此女不僅擁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更是京都中赫赫有名的才女。
據傳,她的詩詞歌賦,幾乎可與后世的李清照相媲美。
然而,今日她蒞臨此地,卻不過是為了湊一湊熱鬧。
近日,這位佳人心中泛起了春潮,且尤為看重皮相之美。
她早已耳聞,七王子李甫白雖背負廢物之名,卻生得一副好皮囊。
只是,李甫白平日里深居簡出,鮮少有人能一睹其真容。
故而,王冉顏今日此行,實則懷揣著對李甫白的好奇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