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天龍游劍,吸收宿主全身能量可打出一個大境界攻擊,亦可吸收宿主自身小部分能量,發揮出超越自身一個小境界力量。註:弒天龍游劍一個月內只能吸收一次能量。”機械般的話音在熊俊腦海響起。
“弒天龍游劍綁定宿主,自動認主。”不待熊俊喜悅而笑,機械般的聲音再次響起。
“真是神兵啊!”熊俊感嘆道:“接下來,就該是統一六國了。”熊俊心中感慨,一念退出玉佩空間,共呼萬歲萬萬歲。
呂不韋被關進天牢,依然做著當大王的夢,連連念叨著,自已是大王。
呂不韋本該處斬,但嬴政念他勞苦功高,就此削去他一切官職,發放回自己的封地河南養老去。
說是養老,實際也就是軟禁,呂不韋回到河南,卻已沒有了自由。
眼看著自己費盡心機幾十年的功績毀於一旦,呂不韋在絕望之中飲鴆自盡。
嫪毐死后,嬴政將趙太后囚於雍城,永不得來咸陽,太后和嫪毐所生的兩子也被裝在麻袋里摔死。
失去嫪毐的趙姬,本就鬱鬱寡歡,如今又聽說呂不韋也死了,想到與他共度的幾十年風雨,已是痛不欲生,最終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也飲鴆自盡。
嬴政重掌大權,躊躇滿志。
其后,雖然秦王政聽從秦國貴族所言,下了《逐客書》,逐出六國食客,但被李斯的《諫逐客書》所勸阻,其后他還是重用了尉繚、李斯等人。
秦王嬴政政掌權后,邯三人掛先鋒軍,領軍十萬一舉拿下韓國。”嬴政朗聲下令。
“臣等領命。”眾位將軍齊聲領命。
“籠絡燕齊,穩住魏楚之事,就全權交予國尉尉繚與丞相李斯處理。”嬴政又道。
“臣等領命。”李斯與國尉尉繚應聲領命。
“大王,攻韓,不難。只需我與王翦將軍,共同領兵五萬,進攻南陽,方可一戰定韓。”熊俊諫言道。
“好。滅六國,全權由熊元帥決策,寡人定全力支持。待戰機到來,元帥可自行決策領兵出征,但出兵得有封口理由,此定要能站穩腳跟。”嬴政點頭道。
“領命。”熊俊對嬴政抱拳道。
一番商議,最終得出了這么個決策,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先攻韓國,再滅趙國,然后是滅魏、楚、燕、齊四國。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九月,秦國再次挑起上黨郡爭論,藉機以此事由出兵。
秦國大軍圍了上黨郡,韓國害怕被秦所滅,無奈向秦國求和,便將上黨郡割讓於秦國。
可上黨郡太守不愿歸順秦國,有一名為馮亭之人,便提出將上黨郡交予趙國,引發秦趙大戰,藉此保全上黨。
秦國舊事重提,熊俊以此為由,怒責韓國是看不起秦國,率領五萬軍兵,開拔向南陽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