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消耗兩千石米,六萬斤肉。”
“一年兩萬四千石米,七十二萬斤肉,大約等于兩千四百頭豬。”
“現(xiàn)在江南一帶的豬市價在七百至九百文左右,折合的話不到兩千兩銀子。”
“而且咱們也可以自己養(yǎng)些雞鴨豬牛羊之類的,還可以省出許多錢來。”
“接下來算戰(zhàn)馬的消耗。”
“一匹青州馬每日要吃四到六升的精料,就照五升算,外加草料十斤。咱們就按五升算,七千匹戰(zhàn)馬每日需要消耗三百五十石精料,以一石米換三石精料折算,一天要消耗一百二十石左右的糧食。”
“一個月就是三千六百石。”
“一年就是四萬三千二百石糧食。”
“每年人吃馬嚼,攏共需要六萬五千石不到的糧食,再算上陌刀隊超標(biāo)的伙食以及草料折價算個一萬石糧食。
“正好和糧賦持平”
“餉銀沒算。”
何久補(bǔ)充。
“那就接著算。”
蘇昌河點(diǎn)頭:“每人每月三錢,加起來就是三千兩,一年共計三萬六千兩白餉錢。”
“何大人,安縣的人丁稅是多少?”
何久答:“舊歷是成丁一百二十文,婦女一百文,老幼八十文。”
“減半之后則是六十文,五十文,四十文。”
“折中取五十文便是。”
“一丁五十文。”
錢糧都頭撥動算珠的手指頭飛快:“安縣有十萬人丁,光是人頭稅每年就能收取五千兩銀子。”
“市稅,車船,契稅,算緡等有多少?”
蘇昌河又問。
“去年在兩萬兩左右。”
“如此一來,差額只在一萬五千兩上下。”
他收起算盤捋著胡須:“剛才所算的只是安縣,并沒有包括泰陵衛(wèi)。”
“殿下。”
蘇昌河收起算盤,先朝太子殿下拱手,緊接著看向何久,宋平,以及其余幾人道:“以泰陵衛(wèi)和安縣,供養(yǎng)一萬大軍,七千戰(zhàn)馬完全足矣。”
服了
所有人,包括何久二人俱是心悅誠服。
蘇昌河并非空口白話,而是實(shí)打?qū)嵙擞盟惚P將所有的吃穿用度,人吃馬嚼全部都算進(jìn)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