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立即啟動了一項支援邊疆建設計劃,就像五六十年代支援邊疆建設那樣,從內陸各省組織人員前往遼東省。
遼東省的沿海地區,自然資源非常非常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而東大中西部地區受限于地形地貌,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西部地區,但是那些地區又是人口非常集中的地帶。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內陸地區青年一代響應國家號召,跋涉千里來到了遼東省建設邊疆。
在短短的三個月里,就涌入了兩百多萬人,速度是驚人的,規模也是驚人的。
根據估算,現階段里,遼東省放3000萬人沒有問題。
因此,支援邊疆建設計劃,起碼得實施五年以上。
其實,以有超前意識的李干看來,這么大一塊地方,自然資源那么豐富,養活1億人都沒有問題。
在接受該地區時,部隊找到了一個地質勘探所的資料庫,里面是蘇聯過去幾十年以來對遠東地區的自然資源勘探情況,資料非常多。
李干對自然資源很敏感,他立即讓人進行統計。
最后得出的數據是,煤炭探明儲量高達37億噸,鋅探明儲量更是驚人的140萬噸。
另外,本地區森林資源異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75,林地總面積為1230萬公頃,木材總儲量20億立方米!
相當于兩個大興安嶺林區的木材儲量!
這簡直是他媽的寶庫啊!
而且,本地區是遠東的工業基地以及漁業中心,可以說是遠東最為精華的一塊地方。
李干最看重的是森林資源,經歷過一次的他,太清楚森林資源的重要了。
他立即撰寫了一份報告,提出了“綠色經濟”概念,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工業和自然資源協調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財富。
無疑,這個概念在當前是超前的。
因為他的身份特殊,這份報告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視,根據這個概念,后續不斷調整了遼東省的發展方向,當做一塊肥沃的經濟發展試驗田來進行。
接下來就是國防方面的建設了,駐軍分布和建設是重中之重。
韃靼海峽對面的庫頁島,還有大幾十萬遠東叛軍這個大炸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