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從衛星上看到了轟-6d首飛的畫面,他們都震住了,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搞到性能數據,然而,在情報局的嚴防死守之下,他們搞到手的性能數據,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沒辦法,只能通過衛星拍攝到的圖片以及飛行來進行分析。
飛機試飛根本滿不足天上的衛星。
克格勃、中情局都非常的厲害,有大量的情報分析人員。
很快,他們幾乎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東大這款戰略轟炸機的性能全面超越了他們的現役轟炸機。
盡管從氣動布局來看不是超音速轟炸機,也不是可變后掠翼設計。
但是,全世界都知道,東大有一種在實戰中打出了將近300公里射程的空射型反艦導彈!
而且已經出口了!
按照東大在軍備上的原則,自己肯定有性能更好的型號,才會將次級型號用于出口。
殲-10d批量服役的結果就是,殲-10c大規模出口。
美蘇兩國坐不住了,立即要求在研的b-1、圖-160加快研制速度。
開什么玩笑,軍備競賽的主角是我們,怎么能讓你東大給搶了風頭、占了優勢?
不過,隨著蘇聯紅海軍在各大洋加強了和美國海軍的爭霸對抗,美國佬感覺頂不住了。
尤其是那條下水服役后就失去了蹤影的德米特里號戰略核潛艇,讓他們如鯁在喉。
更糟糕的是,4月份的時候,臺風級戰略核潛艇的二號艇也下水了,蘇聯人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建造出了一條幾萬噸的核潛艇!
這種能力讓美國人自嘆不如!
他們的三叉戟戰略核潛艇在臺風級面前,就是個小弟弟!
很快,在這種壓力之下,美國人就提出了一個想法。
請東大幫忙,在西太平洋海域與蘇聯紅海軍對抗,找出那些神出鬼沒的蘇聯核潛艇。
一直以來,蘇聯的核潛艇技術都略勝于美國,畢竟當年美國人點的是以航母為主的科技樹,而蘇聯人點的是潛艇科技樹,尤其是核潛艇。
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制造廠就在蘇聯的北德文斯克!
美國佬的一廂情愿由來已久。
他們認為——我這么幫你了,那么多好東西的都賣給你,技術也轉讓給你了,現在請你幫個忙,理所應當吧?
常駐東大南港地區的貝希小組接到了命令,讓她出面和李干談,他們這個級別都是做實事的,不引人注意,談崩了也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回到985廠干辦辦公的李干,就接到了外事部門轉來的一份通知。
是通知。
貝希小組每一次約見,都得通過外事部門進行中轉,要報備,兩國已經建交,這種事就得走外交途徑。
李干看著電文,笑著問林小茹,“外事部門還說了什么?”
林小茹搖頭說,“什么也沒說,按照慣例,應該是保密級別比較高的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