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就是仿制的圖-16,血統在那,再大變樣,在根上也很難改變這個認知,盡管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飛機了。
不但用,還大量用,好幾百架呢!
薛學力說,“阿干,飛機準備好了,地面開車滑行也做過測試了,滿足起飛試飛要求。”
“二標,走著吧。”李干從林小茹手里接過飛行頭盔,提著就大步往登機梯那邊去。
轟-6b設計了機身側登機梯,收放式的,收起來的時候,表面嚴絲合縫,工藝非常的精湛。
長飛廠和985廠是一個體系的,都屬于航空工業聯合體成員,得到了985廠的大量技術擴散,制造工藝當然是大邁步地前進了。
張二標緊跟李干身后。
現在,李干當年帶出來的那批老人,基本都放出去獨當一面擔任部隊長了,唯有張二標一直是他的參謀長。
這次試飛非同小可。
是第一次使用轟-6b作為新的航發試驗機,是東大第一次試飛就采取航發全要素試飛。
所謂全要素試飛,即完全按照實際使用的流程和狀態,來對航發機型全面的檢驗。
這必須有非常雄厚的技術底子作為基礎。
說白了,造出來的航發,在經過地面測試之后,裝機試飛的可靠性要很高才行。
李干認為目前已經能夠做這樣的試飛了。
如果成功,以后航發的試飛時間將會大大縮短!
這個意義太重大了。
東大最缺的就是時間。
長飛廠地處西北地區的南部,此時是乍暖還寒時分,飛行服是冬季的,黑色棉衣,不過,轟-6b開始,都配備了駕駛艙內空調系統,倒不擔心會冷會熱。
進入駕駛艙后,李干首先看到的是與殲-10很相似的操作界面,三個大屏顯為主,附近布置著各種儀表和開關。
和老毛子原廠貨那雜亂的儀表臺相比,簡直就是一代機和三代機之間的差距。
儀表臺很重要,這是飛行員獲取信息的終端,如何讓飛行員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飛機狀態、外部環境的信息,就看儀表臺怎樣來呈現了。
張二標吃驚道,“嚯,旅長,這就是現代化啊,老毛子造的那都什么東西啊,亂七八糟的。”
“這就是技術擴散的威力。”李干笑道,“殲-10的航電系統是吳強搞的,飛控系統是他和宋總聯手搞的,老吳這小子,是咱們國家飛機現代化的大功臣。”
張二標說,“當初我根本想不到,殲-10的誕生會有這么大的影響。”
李干說,“不止這些,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戰機,帶動的是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
張二標忽然問,“旅長,你說這玩意兒咱們能不能出口?”
“出口?”李干坐下來,詫異看著張二標。
張二標說,“是啊,出口創匯啊,賺錢回來搞更先進的,殲-10不就是這個路子嗎?”
李干哭笑不得,“這是轟炸機,中型轟炸機,帶點戰略性的,因為能夠掛載核武器,屬于禁止出口的項目。”
“原來如此……不過,當年老毛子也賣給咱們了。”張二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