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也很爽快,他說,“什么時候確定,什么時候簽署協議,全看你們的效率?!?/p>
“我明白?!?/p>
在烏克蘭待了十幾天后,李干帶著gtd25000型大型燃氣輪機、gtzatv-12-4型蒸汽輪機的全套技術,回到了南港。
作為重要配套,國家在南港造船廠邊上,建設了南港船舶動力研究院,其中,從羅羅公司、通用動力引進的兩款燃氣輪機,就是交給該所研究的。
繼續從烏克蘭引進燃氣輪機技術,是為了綜合各方設計的優點缺點,搞出自己的、更好的大型燃氣輪機。
李干在燃氣輪機發展路線規劃上提了明確的要求,要搞出一款能夠通過不斷改進、提升,來滿足各型水面大中型艦艇的需求。
首先在水面艦艇的動力系統的后勤保障上,形成高度的統一。
通用動力的l2500發展路線非常具有代表性,從1萬馬力到4萬馬力,都是它,熱效率甚至達到驚人的391,幾乎摸到了內燃機的天花板。
航母在起降戰機的時候,需要把航速保持在30節,如此才能讓艦載戰斗機獲得起降所需要的足夠升力。
要讓8萬噸級的航母在海上跑出30節的航速,需要25萬以上的總馬力。
而且還要維持航母上幾千人的電力供應,對動力系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東大海軍要直接上馬8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李干瞄準的就是黑海造船廠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母的技術。
當前的任何一款燃氣輪機的馬力,按照裝備4臺來計算,都無法滿足8萬噸航母的使用。
美國在1961年下水了其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
標準排水量75萬噸,滿載排水量高達94萬噸!
其總馬力高達28萬馬力!
載機數量達到了驚人的84架!
東大無論是技術還是經濟,都無法維持這樣的龐然大物,8萬噸這個數字,是經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后確定下來的,不是拍拍腦袋決定的。
如果國產大型燃氣輪機項目進展不順利,李干會考慮在第一艘國產航母上使用蒸汽輪機。
實際上,蒸汽輪機盡管有啟動慢、體積龐大等缺點,但確實大型船舶比較理想的動力裝置,因為技術簡單、便宜。
花錢從烏克蘭那里引進gtzatv-12-4型蒸汽輪機技術,就是國產航母其中的一個備選動力系統。
當然,對大型航母來說,最理想的是核動力,但此時東大在這方面的技術,還遠遠達不到。
海軍提出,要在2000年之前,擁有三個航母戰斗群。
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需要集中全國的所有高端技術來為此服務。
8年時間,3條8萬噸級航母,以及配套的艦載機、護衛艦艇,等等等等,如果沒有每年10以上的經濟增速支持,這個遠景建設是無法完成的。
歸根結底,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