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塔基凝重點頭,“我明白,請校長放心,我會讓480炮有一個驚艷的亮相的。”
接下來,穆塔基帶來的骨干,立即投入了緊張的訓練當中,學習使用480炮、激光引導儀。
這兩者,是李干絞盡腦汁,針對阿富汗游擊隊的自身情況,開發出來的遠程火力打擊組合了。
一套3000萬美元,美國人買單,不貴。
能讓阿富汗游擊隊有能力打擊杜尚別,區區36億美元,簡直是超值。
貝希小組看到這個報價的時候,當場就確定了下來。
他們要等打擊效果出來,再決定是否繼續采購480炮。
480炮的技術含量不在于遠射程,而在于末端的自由動力攻擊模式。
這種再機動打擊能力,是源自于yj-83遠程反艦導彈!
可以看得出來,運用了大量先進技術的480炮,賣3000萬美元一套,著實是良心價了。
一個月后,穆塔基的部隊完成了訓練,帶著新玩意兒返回了瓦汗走廊。
為了保障這12套480炮,他們動員了幾千人,在瓦汗走廊里構筑了大量的山洞工事,調派了上百組紅纓、毒刺防空小組過來保護。
李干回了一趟985廠后,又來到了瓦汗戰地軍校,這次是帶了一個中隊的殲-10c轉場到了石墨機場。
改制后,第2航空教導旅一個戰斗機中隊編制12架戰機,相當于以前的一個飛行大隊。
調12架殲-10c到石墨機場,是防備蘇軍狗急跳墻。
他們要是敢越境,堅決擊落!
穆塔基他們的行動非常隱蔽,他們竟然建立了一個地下交通網絡,以電臺為節點,將各個部隊、根據地聯系了起來。
那邊的消息,就是通過這樣的地下交通網絡,源源不斷地把前線的消息傳遞回來,然后學員帶給李干這里。
李干每天都待在飛行簡報室里,關注著前線的進展。
這是480炮的首次實戰使用,能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能不能打出測試時的參數,都是一個未知數。
杜尚別南郊,蘇軍后方后勤基地,這里是物資集散中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噸的物資被送到這里,然后又有成千上萬噸的物資,被分別送到戰場的各個前線后勤補給站。
后勤基地就是一個機場,跑道一邊停滿了各式運輸機,有伊爾-76戰略運輸機、有安-12中型運輸機,以后者數量為最。
此時,天色剛剛發亮,穆塔基帶了三個人,已經在這里潛伏了三天,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他們一寸一寸地挪到了距離蘇軍后勤基地跑道大約500米的位置。
蘇聯人壓根想不到,阿富汗游擊隊竟然敢潛入到這里來。
要知道,杜尚別距離邊境線有足足一百多公里,而且,盡管當前蘇軍在阿富汗戰場上損失越來越多,但依然是占盡優勢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