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甘心啊!可是我大哥……”
姚廣孝舉起佛珠,看向太陽。
“這件事情的處理方法一共有三個,其一,叛逃,終生不回大明。不過也可能被皇上追回,而且還要被扣上一個叛逃的帽子,燕王殿下應該誓死不從吧。其二,趁現在攻回大明,但是蒙古大軍都敗了,光憑著燕王手下這一萬多人馬,難道有半點機會么?”
朱棣苦笑著。
“所以只剩下最后一個辦法了吧,那就是回去,任他處置。”
姚廣孝坐到朱棣旁邊的一個小土包上。
“燕王殿下也說了,他是你大哥,弟弟做什么,大哥雖然會處罰,雖然會責備,但是念在兄弟之情,應該不至于不留活路。皇上為人寬厚,應該更念親情。況且這件事說到底,也是因為貧僧而起啊。如果貧僧不挑唆燕王爭取皇位,也不會發生這么多事情,說到底,皆是貧僧之過,與燕王何干?”
朱棣有些吃驚地看著他。
“老和尚,你……”
“貧僧的態度轉變很大是么,呵呵呵……二十年前,貧僧窺探天機,以為可以輔佐燕王殿下,成就大業。當時貧僧覺得,人力豈能斗得過天意?但是這些年,讓貧僧吃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皇上也讓貧僧見識了,人力亦能勝天啊!也許是不甘心吧,所以貧僧在北平遭遇圍困的時候,才出計策讓燕王直奔草原。畢竟若是皇上和北平有閃失,燕王還有爭奪皇位的可能性。現在想想,真是可笑啊!世間的所有事物,豈是人力能算盡的?貧僧承認,皇上乃真英雄,是貧僧輸了……”
“所以,你打算一力承擔下來?老和尚,你可知道此事的后果?”
姚廣孝哈哈一笑。
“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老和尚生于天地之間,已經活夠了。老和尚這一輩子見識得太多了,已經知足了。更何況老和尚無親無故,無牽無掛,就算赴死,也只不過是放下現在的執念罷了!也許千秋萬代之后,世人皆會罵我為妖僧,但是那又如何?妖僧圣僧,不也只是世人的一個念頭么?”
朱棣看著這位陪伴自己幾十年的老伙計,仍舊是一言不發。
“也不必想太多,老和尚哪天死都是死。反正不是今天死。老和尚還差最后一件事,就是和一位大智大能者辯經論道。老和尚明白,這次回到北平,這個心愿就會達成了。燕王殿下應該為我開心才是。”
“老和尚,我還真有點,舍不得你啊!你說說,你現在還有什么心愿么?只要你想要,那我肯定為你去做!”
“心愿即是固執,即是欲望貪戀。若真要說的話,希望燕王坐上皇位是心愿,希望今日吃飽睡好亦是心愿。老和尚很貪心,所以有過很多妄想。可是老和尚要不貪心,如果真的要死,我倒是愿意放下一切執念。”
“可惜了,你若不是和尚,我此時倒是可以與你吃肉喝酒,尋歡作樂……”
姚廣孝放下手中的佛珠。
“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老和尚多年未食酒肉,確實有些饞得慌了。燕王殿下可不能吝嗇啊!”
朱棣大手一揮。
“高熾啊!把我那五十年陳釀拿出來,再烤只羊!”